转自:云南日报
今年6月,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曼连社区天干箐村村民周保顺家房子一楼和院子成功招租。一个月后,这里变成了鲜花环绕、咖啡飘香的餐饮小院。从人居环境提升到盘活闲置资产,坐在院中品茶的周保顺切身感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红利。
“以前,这些地方都是高高的围墙。”周保顺指着院子四周的木质篱笆说。篱笆前的铃兰花和月季开得正艳,穿过篱笆,一眼就能看到对面的茶山和白鹭湖。在过去,像周保顺家一样将院子围墙高高建起是各家各户的常态,公共道路常常被围墙挤占。这也是村民间的一道心墙。“以前村民之间很少串门,大家各干各的,经常有邻里纠纷发生。”曼连社区党委副书记林志仙介绍,人居环境差、人心不齐,导致天干箐村经济发展滞后,村民的收入来源只有种地和卖菜。
如何打破僵局?天干箐村首先从提升人居环境入手,拆掉高墙。“我们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号召大家拆掉围墙,改建为开放式庭院。”天干箐村党支部书记许忠说,当时有村民积极响应,也有村民在反复上门沟通后依然回绝。2023年9月开始,村里的党员干部林志仙、许忠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率先拆掉了自家的围墙。大部分村民陆续主动拆除围墙、牲畜圈等,建设美丽乡村。到目前,全村拆除围墙、简易房等3500平方米,扩宽道路3500平方米,49户农户通过“一户一方案”进行庭院改造,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
人居环境提升拓宽了空间,也畅通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天干箐村位于思茅城区、普洱火车站和思茅机场三地中间,地理位置绝佳。人居环境提升后,村里积极探索发展农文旅产业。林志仙率先将自家的房屋打造成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茶咖空间”,院里种满多肉植物,并与白鹭湖相望,成为了思茅区的“网红打卡点”。
看到林志仙的成功,村民们也跃跃欲试。林志仙深知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发展,就积极为村民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并同村干部外出学习、招商引资,助推天干箐村加快发展。慢慢地,村里开办起了民宿、餐厅、咖啡馆、农家乐等,村民实现多元化增收。
天干箐村以提升人居环境为起点,以盘活闲置资产为支点,撬动了经济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游乐园今年“五一”假期成功开业,吸引了大量游客。目前,村里正在开发建设茶工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打造集吃、喝、玩、住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
天干箐村“拆掉一堵围墙,蹚出一条新路”,村容村貌提升了,新业态兴起了,农文旅融合激活了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记者 高玥 胡梅君)
责任编辑:罗宇
上一篇:两部门发文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下一篇:“昆仑石刻”的三个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