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帝国》:蚂蚁的生存史诗与文明启示录
创始人
2025-07-25 03:06:25
0

原标题:《蚂蚁帝国》:蚂蚁的生存史诗与文明启示录

【字里行间】

◎杨嘉庚 朱哲彬

翻开《蚂蚁帝国》的那个上午,北京暴雨初歇,窗外湿润空气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窗台下,一列蚂蚁正在忙碌地觅食。如果此时的你愿意出来走一走,空中还可以寻觅到甚少露面的蚁后和雄蚁的踪迹。

从巴西塞阿拉州卡里里地区发现的1.13亿年前的“地狱蚂蚁”化石,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的“玄驹”,再到如今遍布全球的上亿亿只蚂蚁,《蚂蚁帝国》这本书生动展示了蚂蚁跨越亿年的生存悲歌与权谋史诗。

本书由德国蚁学家苏珊·福伊齐克和科普作家奥拉夫·弗里切联袂撰写,经文津图书奖获得者冉浩和蚁学家陈志林等倾心翻译。它以严谨的生物学考据为基底,结合大量生动的田野观察案例,用清晰流畅、幽默生动的语言,为我们铺陈开一幅波澜壮阔的蚂蚁生命长卷。

为了种群的延续,蚂蚁演化出令人动容的生存策略。工蚁毅然放弃生育机会,将生命投入采集、农耕、捕猎、游牧乃至劫掠,年长的海耶福臭蚁工蚁甚至会在某个夜晚完成封闭巢穴的任务后独自远离巢穴,孤独地死去——毕竟,一只死蚂蚁的存在可能会让它们的天敌怀疑该地区有更多的蚂蚁。雄蚁在完成婚飞使命后便黯然退场,以节省蚁穴中的宝贵资源。蚁后甚至不惜分解自身的脑组织和飞行肌来喂养第一批幼虫。它们以个体的牺牲,悲壮地换取种族存续的契机。

面对迥异的环境,不同蚂蚁走上了千姿百态的进化之路。切叶蚁用萎缩的卵巢置换出强健的上颚,裁剪叶片建设地下真菌“农场”。沙漠蚂蚁进化出“天文罗盘”与路径整合能力,依靠复眼感知偏振光,在无垠沙海中精准导航。欧洲黑毛蚁圈养蚜虫,以触角轻拍其腹获取蜜露。心结蚁驯化毛毛虫,用背部腺体分泌物换取“保镖”服务……这些非凡的适应性进化,正是蚂蚁得以在漫长岁月中生存的关键。

然而,生存的挑战不仅来自自然与天敌,更源于同类的权谋倾轧。心结蚁的雄蚁为独享交配权,会在巢内掀起腥风血雨,以利颚刺杀兄弟。寄生蚁后化身“特洛伊木马”,潜入他族巢穴,分泌信息素迷惑工蚁,享受免费供养。役奴蚁则组织军团发动突袭,只为掳走“奴隶”为自己劳作。然而,“奴隶”有时也会起义,把役奴蚁的蛹撕成碎片,扔出巢室。蚂蚁社会的阴暗面,令人惊心动魄。

这些蚂蚁正是通过精妙的群体协作、独特的繁殖机制与高效的分工模式,在地球上建立起一个又一个隐秘的帝国。它们在劳动分工、资源管理乃至战争策略上与人类的惊人相似性,更引人深思。

如今,蚂蚁帝国的根基正因人类活动而动摇。栖息地被道路与楼宇蚕食,迫使蚂蚁迁入民居,成为不受欢迎的“室友”;农药与土壤污染侵蚀巢穴,导致蚂蚁幼虫畸形率飙升;更致命的是人类引入的外来物种,如作为观赏植物引入的垂序商陆疯长挤占空地,使收获蚁失去觅食区域……这一切导致的生态失衡,将引发食物链断裂、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活力衰退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人类也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合上《蚂蚁帝国》的书页,窗外风声依旧,但心中对脚下世界的感知已然不同。那些在草丛、树皮间匆匆奔忙的小生命,不再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小黑点,而是一个个背负着百万年演化智慧、构建着复杂帝国、深刻影响着地球生态的非凡生灵。

这个世界,就在你我足下,静默而壮阔地运行着。

原标题:《蚂蚁帝国》:蚂蚁的生存史诗与文明启示录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东佛山多措并举应对基孔肯雅热... (来源:辽宁日报)转自:辽宁日报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广东省...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市财政局局长韩杰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
特朗普:与欧盟的协议若达成 将...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抵达苏格兰后对记者表示,他周日将与欧盟会面,“我们将看看周日是否与欧盟达成协议。...
今日视点:从多地外贸“半年报”...   ■ 李春莲  近日,上海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
王医生火了!申花球迷医者仁心,... (来源:上观新闻)“王医生火了!”最近两天,媒体纷至沓来,一段上海体育场外抢救病患的视频,打破了仁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