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的清澈忧思
创始人
2025-07-25 02:01:33
0

●杨楠

当我合上《汉水的身世》这部书时,窗外的阳光正斜斜地洒在书页上。此时,我的脑海里翻腾的,依旧是书中那条奔涌不息的汉水,以及千千万万与它命运缠绕的身影。

作家袁凌用8年光阴书就的这部作品,像一场漫长得没有尽头的沿河行走,它牵着我的手,从嶓冢山的泉眼走到入江口的潮汐,从汉朝的河床走到当下的滩涂,让我在河流的褶皱里读懂了太多人的悲欢,那份沉甸甸的命运感,压得人许久说不出话。

一翻开书页,就被汉水的筋骨震住了。从陕西宁强嶓冢山的源头起步,1577公里流程藏着多少大地密码?汉朝那场武都大地震,硬生生让汉水掉转了方向向南奔去,“嘉陵夺汉”的格局就此刻进了地质的年轮。作家笔下的河是活的,时而在峡谷里撞得浪花碎成雪,崖壁上的回声里都带着狠劲;时而在平原上漫成一匹软缎,岸边的草木把影子浸在水里,连流动都变得悄无声息。读着读着,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水声,那是它急流时的轰鸣,是静淌时的呢喃,是它在千万年岁月里磨出的坚韧。原来,一条河的命运早已被地质变迁、自然规律攥在了手里,每一次改道都是大地写就的史诗,而河畔的人们,就像被河水改道时顺带卷走的一粒粒沙。

在这部书中,汉水流域的人文肌理清晰可见。汉水是“龙兴之地"”,刘邦从这里走出,刘秀在这里崛起,甚至在“汉”字的血脉里,也流淌着这条河的基因。汉中因水而得名,汉朝因地名而立国,一条河驮起了一个民族的称谓,这份文化的厚重让书页都显得沉甸甸的。作家的笔像一台时光机,把商号的幌子、船工的号子、纤夫的脚印都一一复原。在这部书中,能看见码头上的挑夫弯腰时脊梁骨的弧度,能听见船舱里醉汉的笑骂夹杂着水声,一转眼,这一切又被铁路的汽笛吹散。那些一辈子与水共生的船工,命运就像水上的浮萍,他们在风浪里挣命,在码头边演绎生活的悲欢,最终都在时代更迭中变成被遗忘的注脚。

这部书共五章,每一章都像一块浸了泪的棉絮,让人攥着拳头揪着心。在时代的洪流里,最刺目的是数十万人迁移的背影。他们怀揣一把家乡的泥土,指甲缝里还留着汉水河岸上的沙。他们像河床上蔓延生长的芦苇,一朝被拦腰斩断,顺水漂流而去。但作家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后来这些人努力奋斗开垦新的土地,把对汉水的思念,种进了新的田埂。

“航道的兴衰”一章讲述了纤夫的命运。在千帆竞发的日子里,纤夫的号子曾惊飞了两岸的鸟,可当汽笛响起,纤绳便没了用武之地。那些曾在风浪里讨生活的纤夫,有的扛着行李进了城,在工地的脚手架上重新学习走路;有的守着破旧的船,把回忆酿成酒,喝一口就醉倒在老码头上。他们的命运跟着航道的兴衰起起落落,像汉水的浪花,有过拍碎礁石的勇,也有过归于平滩的寂,最终都成了时光里的尘埃。

在“河流的清浊”一章中,作家用锋利的笔触剖开工业废水的管道,揭开了生活污水的暗沟。那些环保工作者,像河床上的石头,死死抵住污染的洪流。他们见过企业的威胁,听过老乡的抱怨,却依然守在监测站里,把水样瓶擦得透亮。他们的命运早已同河流的清浊绑定在一起:水浊了,他们的眉头就皱紧了;水清了,他们眼里才敢有笑意。

读到此时,汉水已不再仅仅是地图上一条蓝色的线条。它是一条活着的脉络,淌过地质的骨缝,穿过历史的肌理,浸着当下的体温。离人的乡愁、船工的叹息、环保者的坚守,在共同书写这条河的传记。作家的笔是刻刀,刻下了这条河伤痕,也是针线,缝补着那些被遗忘的故事。

读罢这部书我才懂得,每条河都有自己的身世,就像每个人都有藏在心底的河。我们守护河流,不仅是守护它的清澈,更是守护与水共生的命运。愿汉水奔涌不息,愿它岸边的故事有人书写,有人倾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东佛山多措并举应对基孔肯雅热... (来源:辽宁日报)转自:辽宁日报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广东省...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市财政局局长韩杰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
特朗普:与欧盟的协议若达成 将...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抵达苏格兰后对记者表示,他周日将与欧盟会面,“我们将看看周日是否与欧盟达成协议。...
今日视点:从多地外贸“半年报”...   ■ 李春莲  近日,上海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
王医生火了!申花球迷医者仁心,... (来源:上观新闻)“王医生火了!”最近两天,媒体纷至沓来,一段上海体育场外抢救病患的视频,打破了仁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