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TLY“断臂”,会是一步好棋?
创始人
2025-07-25 00:09:24
0

(来源:北京商报)

进入中国市场第7年,全球原创和最大的燕麦饮料公司OATLY或要“断臂”。7月23日晚间,OATLY发布2025年度第二季度财报称,公司已启动对大中华区业务的战略审查。该审查将考虑一系列选择,包括可能剥离大中华区,以加速增长和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

财报显示,2020年以来,OATLY营收增速呈现下滑趋势,连续五年净利润亏损。今年二季度,OATLY大中华区收入为2697.6万美元,同比减少6.4%;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亏损63.6万美元。OATLY所依赖的餐饮服务渠道销售额下降,是业绩下滑的主因。剥离大中华区,对OATLY会是步好棋吗?

大中华区或被剥离

财报显示,OATLY 2025年二季度收入增长3%至约2.08亿美元;毛利率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至3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559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净亏损3040万美元增加了2550万美元。

聚焦到大中华区,OATLY二季度大中华区收入减少6.4%至27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2880万美元。大中华区分部的下滑主要是由于餐饮服务渠道的销售额下降,因为该业务超过了新客户的初始销售额,但零售渠道的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一下降。

OATLY在财报中特别提到“大中华区业务战略回顾”,表示“公司已启动对大中华区业务的战略审查。该审查将考虑一系列选择,包括可能剥离大中华区,以加速增长和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

OATLY进一步说明,“在此次评估期间,公司继续在大中华区市场运营,包括运营其生产设施,并继续致力于客户、消费者和员工,以加速增长并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完成战略审查没有明确的时间表。除非董事会批准了具体行动方案或确定适当或需要进行额外披露,否则公司不打算提供进一步的更新。也无法保证该过程将导致任何交易或战略变化”。

2020—2024年,OATLY大中华区营收分别约为4745.2万美元、1.12亿美元、1.34亿美元、1.25亿美元和1.15亿美元,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今年上半年,OATLY大中华区收入为5695.5万美元,同比增长12.5%;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98.2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情况有所好转。

对于剥离大中华区的审查标准,OATLY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复称,“OATLY持续评估公司业务的运营,以确保最大化释放潜力并为长期的成功奠定基础。基于此,OATLY总部启动对大中华区业务的战略评估,旨在加速大中华区业务增长,使其充分发挥价值。OATLY坚信大中华区具有巨大的未来发展潜力。大中华区一直以来是OATLY业务的重要贡献者,在中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且具备长期增长的坚实基础。在进行这次战略评估期间,大中华区的业务正常开展,马鞍山生产基地正常运作。OATLY始终恪守对客户、消费者及员工的承诺,确保业务及运营安全可持续”。

一位熟悉OATLY的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OATLY的本土化程度已经很高了,具备单独运营的条件,如果大中华区独立出来,对OATLY或许是一件好事。

深绑咖啡场景

2018年,OATLY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还没有“植物蛋白”这个细分品类,经历了B端市场培育、零售渠道开拓,才有了现在常态化的场景。

最初,OATLY尝试通过高端超市渠道销售,但效果不佳。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在欧美市场,OATLY靠环保理念吸引C端消费者,但当时OATLY可以说是没品类、没品牌、没营销,生存才是第一位”。

2016年,OATLY以咖啡馆作为切入口,在美国2500多家精品咖啡馆取得成功;2018年,这一经验传到中国市场,OATLY在初期尝试高端超市渠道失败后,迅速调转船头,以咖啡伴侣的定位,推出专为咖啡调制的“咖啡大师”,快速抢占上海精品咖啡馆渠道。之后,OATLY又从精品咖啡馆延伸至更广泛的连锁品牌,2018年底合作咖啡馆数量突破千家,并推动“燕麦拿铁”成为流行趋势。

相关数据统计,2018—2023年,OATLY在中国市场出售的燕麦奶可以制作约十亿杯燕麦拿铁。从燕麦产品切入,OATLY的产品线拓展到燕麦酸奶、燕麦冰淇淋、燕麦奶油等,迅速成为中国市场上燕麦植物基领导品牌。2019—2022年,OATLY来自亚洲地区的营收增长了4倍,其中大部分由中国市场贡献。

“相比于牛奶,燕麦奶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太新鲜,OATLY起初没有做太多的宣传,反而是咖啡馆将OATLY的包装展示出来,推动了OATLY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2020年以后,植物基浪潮在全球蔓延。在中国市场,植物奶、植物肉、植物蛋等细分品类产品层出不穷,仅以燕麦奶品牌来看,目前就有伊利植选、蒙牛宜多麦、维他奶、OATOAT等众多品牌,行业呈现一片繁荣。

竞争者的加入,迫使OATLY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进行调整。一方面,OATLY优化了零售和线上渠道,扩张茶饮、烘焙、中餐等餐饮渠道端;另一方面,强化与已有B端渠道的定制化服务,将更环保、高品质的概念深化。

从B端到C端还有多远

进入中国市场七年来,OATLY一直尝试从B端走到C端。但现阶段,无论是OATLY品牌,亦或燕麦奶和新植物基品类,仍需要更多的市场培育时间。

可以看到,燕麦奶在中国仍属于走高端路线的小众品类。尽管OATLY尝试与零售渠道合作,但比起动物奶制品来说,价格还是偏高。

另外,燕麦奶的门槛并不高,随着本土品牌的崛起,与OATLY形成直接竞争。在天猫旗舰店,植物蛋白饮料回购榜的前三名品牌分别是菲诺、豆本豆和瑞幸,OATLY则位列第四名。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OATLY主打的植物蛋白属于小而精的市场,产品过剩导致动销变得艰难。植物蛋白饮料和其他饮料相比没有突出优势,随着现制饮品的快速崛起,对于标配产品产生了很大冲击”。

在中国市场,植物蛋白饮料的替代品很多,消费者的口味也并非一成不变。近年来,中国植物基赛道经历了从资本热捧到市场遇冷的明显转折,呈现出“高开低走”的发展态势。如2024年国际头部品牌Beyond Meat宣布暂停中国业务并裁员95%‌。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认为,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消费者对植物基产品的热情有所减退,初期的新鲜感过后需求回归理性;二是产品价格普遍偏高,而现在的消费者更倾向性价比选择;三是本土品牌崛起加剧竞争,分流了市场份额。

OATLY通过场景创新和环保理念保持竞争力,但其餐饮渠道下滑也反映出市场培育的长期性‌。在2025年二季度财报中,OATLY大中华区约62%的收入来自餐饮服务渠道,而去年同期为70%。截至2025年6月30日和2024年6月30日的三个月,成品销售量分别为2370万升和2400万升。

对于OATLY可能剥离大中华区,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整个OATLY大中华区处于开拓期、建设期,以及行业步入内卷化的节点。整体去看,OATLY的创新升级迭代能力并不是太出色,另外其硬性、管理、渠道、人员成本比较重。在这样的节点之下,其2025年的利润不容乐观。但OATLY也要在审查2025年完整年度的表现后,再做最后的决策”。

北京商报记者 孔文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基金A净... 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基金A,代码001404)公布7月...
“怀旧牌”难打 汽水拥抱年... 转自:中国经营报中经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童年的味道”,对于汽水行业来说,怀旧情怀牌越来越难打了。在...
2025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盖云飞)7月25日,以“寻根逐梦...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算法就可以描述。在国际劳工组织的60多个国家中,女性50岁退休,这几乎是全世界最早的。人口老龄化,将...
暑假高中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高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标准格式:  1. 题目  应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