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来自1970年的“远古项链”,竟让自己中毒了?
创始人
2025-07-25 00:01:15
0

转自:扬子晚报

近日,一位网友发视频称自己在意大利中古集市上买到了一条来自1970年的“远古毒项链”。因为在佩戴后的第二天早上,这位网友的脖子就开始变得又红又肿,还奇痒难耐。眼看皮肤受损的面积越来越大,便赶紧去药店找医生开药,说医生确诊为镍金属中毒。

其实,一些耳环、项链、手镯等饰品里含有的重金属引起皮肤过敏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导致中毒的风险并不高,尤其是短时间接触。南京明基医院皮肤科主任康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位网友视频中呈现出的皮肤状态来看,更可能是镍过敏导致的接触性皮炎。“如果是镍中毒,会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一般来说,只有高浓度的镍才会引起急性中毒,低浓度镍长期吸收也可能发生慢性中毒,但一般影响的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而即便皮肤有一点破损,在佩戴含有镍的饰品后,发生中毒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该网友在视频最后对出现这一情况的原理解释以及防止措施也是针对过敏展开的。”康莉主任说。

“在门诊上,如果遇到局部反复发生湿疹的患者,我们会建议患者做斑贴试验来寻找可能的接触性致敏物,这与食物或吸入物引起的过敏是完全不同的反应。”康莉主任说,在没有明确致敏物前,皮肤由于长期接触致敏物导致其处于敏感状态,加上搔抓等刺激可在接触部位发生慢性湿疹样改变,临床常诊断为慢性湿疹,但其本质是慢性接触性皮炎,去除致敏物后经过治疗完全可以恢复。

当然,在可能引起过敏的金属里面,最为普遍、嫌疑最大的金属成分就是镍了,甚至镍引发的接触性皮炎还有“镍皮炎”这一称呼。记者了解到,镍不仅有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而且价格低廉、光泽度高,所以会广泛应用在耳环、项链、手链等饰品和眼镜框、皮带扣、纽扣或表带等日常用品中。有研究表明,镍离子在汗液的作用下更容易溶出,所以,在夏季或潮湿环境中佩戴含镍饰品更容易引发过敏。长时间使用后因为磨损导致表面镀层受损,镍离子也更容易接触皮肤,这是一些金属制品早期使用无反应,1-2年后才出现皮肤过敏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局部发生镍接触性皮炎后,由皮肤破损导致镍吸收入人体后,可能会发生全身的过敏性皮炎(系统性接触性皮炎)。”康莉主任提醒,最好选择低敏、安全材质的饰品,如足金、足银、钛、陶瓷等;避免皮肤破损时佩戴;运动、洗澡时取下,定期清洁首饰,注意佩戴卫生。发现金属制品有磨损后密切观察皮肤反应或及时更换。“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取下首饰,外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严重时立即就医。”。当然,镍过敏只发生在少数过敏体质的人群中,通过斑贴试验是可以明确的,大多数人不必草木皆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石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帧格中的古典文本新生   □张玉霞  在数字动画日益追求感官刺激的浪潮中,追光动画出品的《聊斋·兰若寺》犹如一道清泉,以五...
断肠草家族:个个都是“伪装大师...   常见于武侠小说中的断肠草,其实并非某一种植物的学名,而是指那些含有剧毒,能引起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小学三好学生的自我鉴定 小学生...   篇一  我是xx班的xxx本人,在校是个遵守纪律的人,酷爱学习,尊敬老师及同学。和同学和睦相处,...
采用“空间概念偷换”手法实施误... (来源:都市现场)近期,南昌市网信办接群众举报,自媒体账号“@南昌好房课代表房产”涉嫌编造、传播虚假...
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要注意什么 面...  自我介绍是很好的表现机会,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要突出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并要有相当的可信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