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7月23日,经历了6年研发设计建造,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在江阴顺利命名交付。
据介绍,投入运营后,“未来”号将面向新一代智能船舶关键设备与系统的测试需求和国家各项重大任务需求,全力保障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填补我国绿色智能设备系统专用中试平台的空白,成为我国船舶工业绿色智能转型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在“未来”轮建造阶段,面对船体分段吊装作业工艺复杂,安装及调试过程无经验借鉴,占用水域范围大、耗时长,通航环境复杂和船舶交通流影响的困难,江阴海事局充分发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协同作用,全力保障“未来”轮7次船体分段吊装合拢作业圆满完成,顺利按照预定时间节点进坞合拢。
此外,江阴海事局高效完成船舶建造重要日期确认工作,严格开展试航前现场监督检查,指导船厂、试航单位完善船舶航行安全保障方案及试航作业方案,组织试航船员熟悉船舶关键性设备性能及操作,扎实开展应急演练,并积极协调实施全程维护警戒,确保其安全出江试航。
据悉,“未来”号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总长110.8米,满载排水量7000吨,最大航速超15节,定员80人,续航力大于10000海里,自持力超60天,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该船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双桨双舵、艏/艉双侧推,配备全航速减摇鳍,具备DP-2动力定位能力,与传统科考船或试验船相比,其功能更多、用途更广,在模块化、智能化方面实现了多项创新突破。
通讯员 米秋健 张艺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笪越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