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信阳发布
七月的信阳,翠色盈城,碧波潋滟。
在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土地上,一场关于蓝天梦想与红色传承的青春对话正在上演。
“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7月24日上午,市行政中心军歌嘹亮、青春飞扬,《强军战歌》的雄壮旋律激荡人心,47名身着崭新白T恤的新录取飞行学员英姿勃发,他们挺拔的身姿如同待飞的雄鹰,眼神中闪烁着对蓝天的向往与对祖国的忠诚。
信阳市2025年空军招飞录取飞行学员座谈会,在这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里,见证着老区儿女续写红色传奇的崭新篇章。
老区信阳再次以骄人的成绩令全国瞩目——
47名飞行学员的录取人数,不仅第12次登顶全国地级市榜首,更刷新了2013年以来全国地级市录取人数的最高纪录。
这份成绩单上写满了令人振奋的细节:招飞成果覆盖所有县区,实现了“县县有招飞”的全面开花;37名学员符合歼击机飞行员选拔标准;罗山高中毕业生梁诗祎更以660分的优异成绩位居同批女飞行学员第一名……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全国招飞 信阳现象”的生动诠释,是老区人民对国防事业的赤诚奉献,更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璀璨绽放。
座谈会上,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空军招飞局等部队领导与信阳市领导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空军飞行学员招生计划少,综合素质要求高,光辉成绩的取得是我市高度重视招飞工作、弘扬拥军爱国传统、赓续老区红色基因结出的硕果。”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林长道出了“信阳现象”的深刻内涵。
信阳作为驻军大市、兵源大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始终将为部队输送优质兵源视为光荣使命。市委、市政府将空军招飞工作作为支持国防建设的重要抓手,被空军招飞局授予“优质生源基地”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
梁诗祎的发言铿锵有力,这位来自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罗山的姑娘用实力与信念诠释了新时代女青年的凌云壮志:“战机编队划过天际时的震撼,刘洋老师叩问苍穹时的英姿,王亚平老师太空授课的身影,就是苍穹给予我最坚定的答案。”
她的话语中饱含深情:“那抹英姿飒爽的‘中国红’告诉我,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中,巾帼同样能撑起一片璀璨的星空。这份‘巾帼不让须眉’的信念,支撑我跨越了求学路上的重重山峦。我渴望用行动证明,老区信阳的女儿,同样拥有搏击长空的雄心与力量!”这份坚定,正是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固始高中毕业生王翔的话语同样掷地有声:“在信阳这片红色热土上成长,鄂豫皖苏区的英雄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选择空军招飞,正是大别山儿女对先辈精神的最好传承。”
当市二高毕业生倪学东接过写有“逐梦空天”字样的天蓝色录取通知书时,他眼中闪烁的光芒诉说着所有飞行学员共同的心声:“终于拿到了,离蓝天又近了。”这简单而真挚的话语,承载着多少青春的汗水与梦想的重量。
学子圆梦的背后,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默默耕耘。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中招飞专干贾跃平,从“招飞新丁”成长为“专干老兵”,见证了学校招飞人数从1个到7个的跨越。“看到5届高考18名学子圆梦蓝天,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贾跃平的话语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今年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招飞专干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信阳市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本斌表示,“近年来,信阳市不断完善招飞工作机制,在深入宣传发动、扩大优质生源、严格标准把关、精准选苗保苗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招飞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构筑起‘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学校全力动员、考生踊跃参与’的强大合力。”
“我们将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继续保持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继续保持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继续保持军地双方的密切协作,推动我市招飞工作再上新台阶。”林长自信满满地说。
这不仅是承诺,更是信阳这座城市对强国强军伟大征程的庄严宣誓。
座谈会结束时,《强军战歌》再次响彻会场。47名飞行学员目光如炬,他们的身影仿佛已经与蓝天融为一体。
从大别山到万里长空,信阳儿女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着红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