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法院"绿色通道+庭前调解"双机制高效化解涉企纠纷
创始人
2025-07-24 20:40:31
0

“两年没要到一分钱,法院介入后钱就到账了!连开庭都不用等!”近日,陕西宇某公司负责人在收到拖欠已久的工程款后,第一时间表达了撤诉意愿。一场因工程款拖欠引发的纠纷,在法院主持的庭前调解中化解。

时间回溯至2022年7月,华某公司中标某公路改造工程后,将部分施工交由陈某负责。2023年5月,陈某为完成水稳层摊铺,与宇某公司达成协议由其施工。工程于当月18日验收合格,双方签署《工程量单》,明确了36420元工程款。然而,款项支付却陷入僵局——宇某公司多次催讨,华某公司与陈某互相推诿,两年间分文未付。无奈之下,宇某公司于今年5月初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本金36420及逾期利息(自2023年5月18日起按年利率3.65%计算至付清之日),并承担诉讼费。

案件进入法院“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后,承办法官迅速行动。送达应诉材料同时,第一时间与两被告取得联系。沟通中发现,被告对事实并无异议,症结在于内部责任推诿导致支付停滞,法官立即启动“庭前调解前置”机制,分头与三方展开沟通:向原告宇某公司阐明调解效率优势;对两被告则释法析理,强调诚信义务及逾期法律后果,并紧盯履行节点督促,打破僵局。

最终,在法院持续敦促下,被告迅速履行付款义务,全额结清工程款36420元,原告宇某公司主动放弃利息,当即提交撤诉申请。“原告主动让一小步利息,促使被告及时结清拖欠工程款,双方企业保住了合作可能,司法资源也得到节约,这是真正的三方共赢。”承办法官如是说。

本案正是勉县法院持续推行涉企案件“五个前置”工作,助力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生动注脚。通过“绿色通道+庭前调解前置”双机制发力,法院在介入后,以庭前调解前置“柔”性手段化解企业久拖不决“刚”性矛盾,促使企业长达两年的“纸面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最大限度降低解纷成本。既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快速兑现,也为债务企业纾解讼累、修复了商誉,这正是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温度与力量。当一纸判决化为主动履行,“案结事了”的治理智慧,正悄然夯实着市场经济的诚信基石。

作者:甘雅豪 王龙文

编辑:许沥心

责编:翟力强

审核:姚启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乌梁素海:生态好起来 游客多... (来源:内蒙古日报)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实习生  赵靖  “哇,快看那只...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2... 证券代码:688165 证券简称:埃夫特 公告编号:2025-052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20...
万亩碧荷映日红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进入7月下旬,绥化市北林区金龟山庄20万平方米荷花池迎...
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 证券代码:688298 证券简称:东方生物 公告编号:2025-035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
原创 |泰柬大战谁先开的火?将... 泰柬大战谁先开的火?将演变成全面战争?泰国和柬埔寨这次的军事冲突,是不同以往的。怎么就不同以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