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北京7月24日电(记者 张蕊)7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江平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终端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目前AI终端的许多应用场景仍处于探索阶段,AI终端尚未出现杀手级、颠覆性应用。
王江平作主旨报告 每经记者 张蕊 摄他提到,AI终端是具备主动感知理解、多模态自然交互、智能化服务和自主学习进化等能力的新型终端产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
他表示,当前AI终端发展还面临一些产业挑战。首先是技术标准缺失。模型、智能体、芯片多路并进,软硬件兼容适配门槛高、投入大。对此,他认为,整机、模型、App企业需面向多种类芯片和操作系统开展开发适配。
其次是互联互通障碍。终端企业和App企业在用户入口、应用生态、数据归属、商业模式等方面争夺激烈,导致AI终端跨模型、跨应用调度难度大。
此外,关键场景未现。王江平在现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AI终端在中国是最有前景的,因为中国市场很大。
不过,他也提到,目前AI终端尚未找到一个能够全面改变用户生活方式的“杀手级”应用。“比如社交媒体、移动支付等关键场景推动智能手机崛起,当前AI终端发展仍集中在对现有功能的改进上,尚未出现颠覆性、革命性的应用场景创新。”
谈及我国AI终端产业面临的挑战,王江平认为,主要是芯片制造掣肘、模型能力差距和生态分化风险。
在生态分化风险方面,他提到,未来有可能形成以欧美为主导和以我国为主导(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两套AI终端产业生态。
从机遇看,我国基于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整机产业链优势,完全有能力打造出符合本土特色的AI应用生态。
从挑战看,相较于国际主流产品,国产终端性能差距或将持续拉大;产业生态分化将进一步导致全球AI技术标准不统一。
王江平还提到几条建议,具体而言,要加快新一代智能终端核心技术研发,面向未来需求筑牢底层关键基础技术支撑;共建新一代智能终端行业标准,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打造智能体应用生态,提供全新开放服务;加强国际合作,完善产业治理,解决用户的数据安全及隐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