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梅焕)“查找乱堆放的建筑垃圾、关注林中树木长势……通过‘云审查’平台这些信息都能一目了然。”7月24日,云南省审计厅总审计师李涛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在节目中详细介绍了被称为“科技哨兵”的“云审查”平台。该平台依托前沿科技重塑传统生态审计模式,以“空中拍、地上查”的创新方式,为云南生态环境保护装上“天眼”。
云南国土面积广阔,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复杂,传统审计方法难以满足需求。省审计厅联合科研单位共同研发的“云审查”平台,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前沿技术,构建起自然资源、林草、水利等空间数据分析“一张图”,建立70余个审计算法模型,形成跨行业跨地域“空-天-地”一体化数据分析平台。该平台已保障全省147家审计机关完成1000余个资环审计项目,并荣获2023年度全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审查”平台具备“看、算、探、追”四大核心功能。“看”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要素在不同时期保护面积实际变化及整体性保护情况,守牢生态保护红线;“算”资源利用生态效益账,将生态补偿资金、资源税等财税数据精准映射到地理空间;“探”生态环境污染源,深度解析土壤、植被、水体等自然要素的遥感影像光谱特征,精细识别地物类型;“追”生态环境损毁量,通过无人机测绘技术测量天然林损毁、盗采矿产资源等情况。通过不断探索完善“云审查”平台各项功能,系统的疑点分析、审计核查、评判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而面对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审计工作也面临人才匮乏、数据安全、技术控制等风险挑战。对此,云南审计部门正通过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据资源体系、强化数据风险防范、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措施积极应对,推动“AI+审计”深度融合,并通过专业培训、实践应用和技能大赛等方式,提升引领新技术投用和经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