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实验室合成生物全链融合创新成效初显
创始人
2025-07-24 19:47:51
0

转自:新华财经

当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集团与西湖大学携手,会碰撞出怎样的创新火花?河南省实验室——牧原实验室的发展轨迹,或许能给出答案。

日前,由牧原实验室、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等牵头指导主办的2025年南阳合成生物产业大会举行。从大会获悉,旨在通过创新打通合成生物产学研用全链条的牧原实验室成立两年来,不仅构建起了“一中心”“一基地”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而且同步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引育与交流合作,加速产业化成果落地,产学研用融合创新成效初显。

政校企联手 “一中心、一基地”初具雏形

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集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将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发展理念。而长期以来,生猪养殖的饲用豆粕依赖进口一直困扰行业发展。基于对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早在2020年,牧原集团就携手西湖大学成立了联合研究院,开展校企创新合作。

2023年,西湖大学张科春教授通过绿色合成异亮氨酸替代部分饲用豆粕的“低豆粕日粮解决方案”趋于成熟。以此为支点,牧原集团和西湖大学决定建立合成生物研究机构,深化在合成生物领域的产学研用合作。

彼时,河南省也正在加紧布局生物产业,出台《支持生物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并提出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创新联合体。

郑州研发中心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牧原实验室供图

在政、校、企联合推动下,2023年,牧原实验室筹建进入“快车道”。同年3月,牧原集团联合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共同建设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6月,西湖大学与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作为牵建单位,成立张科春教授任主任的牧原实验室,实验室郑州研发中心同步投入运行。12月,牧原实验室南阳中试及量产实验基地开工,并于2024年12月建成投用。

至此,牧原实验室“一中心一基地”格局初步形成。据介绍,“一中心”聚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可依托郑州在科研资源、区位交通、聚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建设未来食品、生物油脂、生物基材料、交叉学科四个研究中心;“一基地”则依托牧原集团布局南阳市的产业基础,搭建开放式创新型中试平台,承担科研创新从“0到100”的产业化职能。

人才建设与科研同步推进 “软实力”加速提升

早在“一中心”“一基地”建成前,牧原实验室便已启动人才招募与科研攻关工作,夯实科创“软实力”。2023年9月,实验室借“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广纳行业贤才;2024年10月获批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高层次人才培育搭建平台。

2024年11月,牧原实验室人才招揽再升级,发布“百人计划”,面向全球招聘课题组共同负责人。截至目前,实验室已有包括海外院士、国家级人才在内的191名科研人员。

同时,牧原实验室制定《牧原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章程》等制度,依托已有人才推进科研攻关。2024年7月,实验室启动首期首批科研立项申报,经过各项评审后,成功立项28个项目。2024全年,实验室共立项50个项目。

随着科研实力稳步提升,2024年11月,牧原实验室作为合成生物行业单位代表参与《基于合成生物的食品制造技术导则》团体标准研讨会,推动行业标准制定。2025年6月,实验室参与起草的5项团体标准均已正式发布。

产学研用并进 成果转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紧抓科研的同时,牧原实验室发挥科研创新平台作用,积极打通“产、学、用”链条。产业方面,实验室拓展合作网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8月,实验室与健康食品科技公司Moodles魔斗仕签约,联合开展替代蛋白食品加工工艺研究。随着合作范围的扩大,实验室交流模式从“点对点”升级为行业联动。2025年7月,实验室参与主办“2025南阳合成生物产业大会”,与牧原集团等多家单位在会上共同启动“中原合成生物产学研创新联盟”,为行业交流创新搭建平台。

高校合作上,2024年7月,牧原实验室创新培养机制,与西湖大学携手启动联合招收博士生项目;2024年9月,实验室与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科技协同创新、学科合作共建等领域合作。

成果应用上,2024年12月,实验室引进的首个成果转化项目——牧元安粮合成生物项目完成试生产。该项目规划面积近126亩,建有制糖、发酵、提取、中试、动力五大车间、八条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满产后年产3万吨合成异亮氨酸,年产值有望达5亿元。目前,合成异亮氨酸替代部分饲用豆粕已应用于牧原集团的生猪养殖,使其豆粕添加量降至5%左右,并带动行业同类指标整体降低。

牧元安粮项目现场。牧原集团供图

牧原集团总裁秦英林说,合成生物在养殖行业的应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未来在材料、农业、食品、医药健康等领域也有广阔前景。据透露,依托牧原实验室,牧原期望未来能与河南省、南阳市、西湖大学一起共同打造千亿级的合成生物产业集群。目前,南阳市已将打造“生物制造先导区”的行动计划提上日程。

张科春说,牧原实验室从成立之初,不仅关注前沿合成科技的攻坚,而且致力于通过科研手段解决现有产业的升级难题,未来,实验室将通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创造更好科研环境,让实验室的优秀人才成为河南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主力军。(郜骏雅 秦青)

编辑:赵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中新合作“样板... 转自:中国经营报中经记者 郭阳琛 张家振 苏州 上海报道“1995年,园区的第一根桩就打在腾飞新苏项...
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2025...   光明日报记者 冯家照 高建进  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召...
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高级管... 证券代码:600696 证券简称:*ST岩石 公告编号:2025-038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高级...
吉林:处处生“新”,处处生“金...   【活力中国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王禹欣 见习记者 张楠  11条自动化生产线各司其职高...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603716 证券简称:塞力医疗(维权) 公告编号:2025-067债券代码:1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