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多了颗″青岛理工星″!山东还有这些名字被刻在星星上
创始人
2025-07-24 19:42:53
0

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7月23日,“青岛理工星”命名仪式在青岛理工大学举行。一颗国际编号为11139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青岛理工星”,青岛理工大学成为全省首所拥有专属小行星命名的省属高校。

在浩瀚宇宙中,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近年来,随着中国天文观测能力的提升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多颗小行星相继以中国地名、高校和杰出人物的名字命名。其中不乏与山东密切相关的命名,成为山东在宇宙中的独特标识,也见证着山东在天文领域不断探索前行的历程。

滕州星(小行星85293)

这颗小行星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于1994年发现,2011年被正式命名为“滕州星”。它的命名基于滕州作为“科圣”墨子与工匠祖师鲁班故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滕州成为山东省首个获小行星命名的县级市。‌

滕州市墨子科技文化城中的龙泉塔

青岛理工星(小行星11139)

这颗小行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兴隆观测站于1996年12月22日发现,是一颗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带小行星,轨道倾角为4.7度,公转周期约为4年。

这是山东省属高校首颗专属小行星,表彰该校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星(小行星29467)

2004年7月13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正式将1997年10月15日(时值山东大学建校96周年校庆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9467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山东大学星”。

位于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的山东大学星雕塑

“山东大学星”是当时继“北京大学星” “南京大学星” “北京师范大学星”之后,第四颗由我国发现并以高校名称命名的小行星。

而随着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山东大学成为了继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之后,中国内地第三家具有小行星命名权的单位。山东大学成为了国内唯一一所同时拥有“以校名命名的小行星”和“小行星命名权”的高校。

截至目前,山东大学已命名“威海星” “山东天文星” “山东科协星” “玛珈星济南星” “青岛星” “潘承洞星”7颗小行星。

其中“威海星” “山东科协星” “潘承洞星”最具代表性。

威海星(小行星207931)

2011年2月13日,山东大学向威海市颁授了“威海星”命名证书,“威海星”成为首颗以山东省城市命名的小行星。

威海星轨道示意图

这颗编号为207931的小行星,是一颗主带小行星,其轨道周期为4.18年。由山东大学于2008年12月24日发现,且其命名权也归属于山东大学。该小行星是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发现的首颗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永久编号的小行星,也是我国内地高校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山东科协星‌(小行星241442)

这颗小行星是由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于2008年11月25日发现的,属于主带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轨道周期为5.45年。2011年6月22日,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山东科协星”,这是我国第一颗以科技群团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潘承洞星‌(小行星346721)

这是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发现的第7颗小行星,也是山东大学第1颗以人物命名的小行星,2024年11月正式获国际批准,以纪念山东大学空间科学攀登团队成员潘承洞。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小行星命名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和审批程序,确保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永久性和国际性。因此,获得小行星命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崇高荣誉,是对被命名对象在相关领域杰出贡献的高度认可。

从"潘承洞星"到"青岛理工星",这些与山东相关的小行星命名不仅是对个人或机构成就的褒奖,更是对山东省整体科技实力的肯定。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与山东相关的天体被发现和命名,山东元素将在宇宙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长江日报、山大发布微信公众号、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东省6万吨动力电池回收项目启... (来源:电池工业网)本网讯  据当地媒体消息,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在花都...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 证券代码:603195 证券简称:公牛集团 公告编号:2025-064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
华友新建磷酸铁项目,年产能60... (来源:电池工业网)本网讯  发力磷酸铁锂的同时,华友控股集团正同步加大对上游材料磷酸铁的投资。日前...
乌苏里江迎来捕捞季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7月16日零时,为期35天的中俄界江乌苏里江干流禁渔期...
宁德时代青海项目开工,追投5亿... (来源:电池工业网)本网讯  7月23日,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极片项目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