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景顺长城基金)
上证指数时隔3年多再次站稳3500点后,马不停蹄今日收盘站上3600点,市场情绪也随之高涨。虽然二季度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因美国关税、地缘政治冲突而大幅波动,但中国资产却逆势上涨,展现出不俗的韧性。AI、创新药、军工等科技成长行业多点开花。
眼看市场日益走强,但如果踏错方向不断追调换,很可能收益不佳。未来布局什么方向机会更大?AI能否迎来新一轮催化?创新药的空间还有多大?有色金属还能不能上涨?反内卷又将催生哪些机会?眼下,基金二季报已披露完毕,基金经理们带来了新一轮的行情思考,不妨看看他们对未来行情看法、做了哪些调仓。
杨锐文:对半导体、创新科技产品及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的长期看好立场不变,重点聚焦新能源反内卷中的结构性机遇
杨锐文认为,市场对于中国科技质变的反应滞后。产业层面,从DeepSeek的突破性创新、六代战机技术的重大进展,到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纪录,中国科技企业在多个领域已实现从跟跑者向并跑者乃至领跑者的跃迁。然而,悲观情绪持续压制风险偏好,资金集中涌入高股息资产与小盘股,致使科技板块等市场中坚力量持续承压。究其根本,市场信心仍未完全修复,对中美贸易冲突、地产风险与经济复苏动能的担忧仍是核心制约。
杨锐文判断上述问题都有得到缓解。中美第一阶段较量印证了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两国产业链“你中有我,我的深度融合,使全面脱钩成为不切实际的构想,判断当前贸易风险整体处于可控范围。同时,地产对经济拖累的峰值压力已趋于减弱,反内卷治理也进入法治化新阶段,有助于行业盈利更具持续性,迈向更健康可持续性的新常态。
对于后市,杨锐文表示,对半导体、创新科技产品及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的长期看好立场不变,并将持续布局新消费赛道。但区别于过往的泛化论述,当前研究重点聚焦于新能源反内卷中的结构性机遇——这既是在行业拐点前夜的前瞻布局,更是对“劣质产能出清+优质技术溢价”产业逻辑的深度践行。
在组合构建上,聚焦成长性的同时,杨锐文始终警惕过度暴露于单一风格,行业分布相对广泛,个股持仓集中度相对较低,旨在保持“进退有余”的灵活度。
张仲维:中国AI赛道正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围绕国内外算力供应链、各行业AI应用以及AI端侧进行均衡布局
张仲维在上季度做出的、关于AI回调是受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判断得以验证。他表示,中美合谈达成之后,全球AI板块相关公司股价快速回升。
展望未来,张仲维表示,持续看好国内互联网巨头、算力供应链、AI 应用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坚信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释放创新活力。美国在AI领域已成功构建起从大量资本投入到收获应用收入的良性商业循环体系。中国在AI赛道上也正迅速崛起,随着DeepSeek模型能力的大幅跃升,正步入类似于美国前两年大规模资本支出投入的高速发展阶段。构建的投资组合围绕着国内外算力供应链、各行业AI应用以及AI端侧(如AI眼镜、机器人、自动驾驶等)进行均衡布局,持续看好全球AI行业的光明前景。
周寒颖:做多科技、内需消费和创新药等成长方向,重点关注景气度提升的细分赛道、泛科技主线和金融资产
周寒颖表示,从行业成长空间、业绩增速与估值匹配度、预期差三个角度选择,同时结合当下宏观政策刺激与获益情况,对几个行业进行了一定调整:做多科技、内需消费和创新药等成长方向,如互联网、汽车智驾、潮玩美妆、生物医药、商贸零售、农产品、交通运输;减仓出口链及国补政策的需求透支,降低家电、汽车等板块配置。
展望下半年,周寒颖表示,将在3个方向把握超额收益机会:①关注细分赛道景气带来的超 额收益(创新药、新消费、电力设备等);②泛科技仍是中期主线,AI和电子若调整到位仍可中期布局;③金融资产(银行、保险等)。
除此之外,周寒颖还谈到了通过加大调研观察到的热门行业发展趋势,重点梳理了以下投资机会,并会根据市场状况,和基本面与估值的匹配性结合,做好动态调整,争取为投资人创造稳健的超额收益。
例如,科技文娱方面,随着DeepSeek、Tiktok、泡泡玛特的出海成功,黑悟空和哪吒在游戏电影领域传播中华文化,小米、比亚迪、宁德时代塑造中国新能源车形象,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到了。
中国创新药方面,从行业来讲,国内的医疗资源和临床研究资源丰富,公司有发展潜力,国家也大力支持,未来十年中国生物药发展会远高于以前,过去三年的积累可能会使行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大的产业逻辑下,看好创新药投资机会。
农冰立:长期看好国内互联网公司和Agents类应用落地的机会
农冰立也认为市场对于主流科技类资产的定价相对保守。他表示,关税问题仍然有不确定性,但大部分中国已经建立优势的制造业如电子、通信等在五年内出现大幅转移的可能性并不高,再加上美国有比较明显通胀压力和经济下行风险,关税大幅恶化的概率在降低,而资本市场对于主流科技类资产的定价仍然处于相对保守的状态。
农冰立加仓了前期估值大幅压缩的海外算力公司,以及具有较高风险收益比的消费电子相关公司。农冰立表示,从基本面角度,海外的互联网和云公司二季度陆续更新了2026年以后的资本开支指引,AI大模型的进步在企业端和流量端已经带来了相对明确的正反馈,海外头部公司对于AI在下一轮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的认知趋于一致,所以加仓了前期估值大幅压缩的海外算力公司。从消费电子产业链角度,围绕手机、眼镜等终端进行的下一轮大幅度创新仍然在正常进行,仍然长期看好手机作为AI在C端进行商业化落地的核心载体的判断,而经过前期相对充分的风险定价,相关公司站在一年维度有较高的风险收益比,也同样在二季度进行了加仓。
展望未来,农冰立认为,伴随海外大模型在多模态和Agents层面的迭代,国内大模型的新版本也将进入密集的更新阶段,仍然长期看好国内互联网公司和Agents类应用落地的机会,并根据实际应用落地情况选择更多公司进入持仓。
乔海英:创新药的行情才刚开始,此次调整将是增加创新药配置的时间窗口
二季度,乔海英适当增加了组合的进攻性,优化了在创新和出海链条方向上的持仓,从竞争格局和成长空间角度选股,结构上以创新药、创新器械和创新产业链的标的为主。
乔海英表示,本轮创新药的表现不是板块轮动而是产业趋势,当下火热的行情仍只是开始,中国创新药的全面追赶和超越正在进行。中长期看,对本轮行情的高度和持续性都更加乐观,一方面是创新药出海分享的价值量大为提升,另一方面会持续有里程碑和商业化收入兑现。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医疗需求的刚性,随着行业整顿告一段落,院内需求陆续恢复,C端医疗消费也有望随着经济复苏而走出低迷。在配置上优选创新和出海,其次是从竞争格局而非景气度层面精选各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等。
短期有临近季报窗口期及博弈催化剂等资金层面原因带来创新药板块波动,此调整会是全市场资金认同医药行业的产业趋势并增加医药配置很好的时间窗口,可以期待更多的资金流入 医药板块。未来,将继续着眼中长期,从基本面出发选股,兼顾估值水平,追求复利,积小胜为大胜,希望能够在中长期的维度为持有人创造稳定的净值增长。
江山:AI最让人感到兴奋,增持海外AI算力、创新药和上游资源,减配半导体
二季度,江山加大了对调整后的海外AI算力的配置,并进一步增持创新药和上游资源,减配半导体,继续持有港股互联网和整车。展望下半年,江山表示,尽管仍然警惕海外宏观事件带来的潜在波动,但整体而言系统性冲击最剧烈的阶段已经过去,对权益市场的看法也更加积极。
江山认为,产业层面最让人兴奋的仍然是AI,行业叙事逻辑仍在继续加强,模型迭代稳步推进,token调用量甚至加速增长。AI行业正在从竞争性的训练投入驱动转变为推理需求为主以及推理训练需求良性循环的阶段,这意味着更加稳定持续的需求将不断释放,也意味着应用的繁荣渐行渐近。从应用的角度,除了关注Agent、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层出不穷的新物种,同样期待AI对现有场景的重塑,这一进程将进一步加强头部互联网应用和公有云的优势。
刘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预期偏低,且上市公司股东回报意愿较高的领域
刘苏表示,继续践行之前对于投资理念的思考,在保持对所选公司“质量”维度要求的前提 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预期偏低,且上市公司股东回报意愿较高的领域。二季度,基于公司质地和估值吸引力的原因做了少部分品种的替换,比如将部分白色家电龙头的仓位转化为市场预期更低、股东回报水平接近的其它家电或软体家居品种,将部分高端白酒转化为经营韧性更强,股东回报更好的一些非酒食品等。
对于创新药,刘苏表示,通过创新研发更有效率的治疗疾病,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对于创新药投资,始终觉得对于自己属于难题,一方面是创新药企业的管线研究和企业定价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圈;另一方面,大量创新药企业的管线仍在临床阶段,能否最终上市仍不确定,若未能成功上市,则对企业价值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会继续努力学习,但当下在操作上还是保持谨慎。
对于行情走向,刘苏表示,短期市场风格很难判断,将长期坚持“估值+质量”的选股逻辑,选择自己可理解的生意,尽量在市场预期不高、股东回报较高的领域里面,寻找经营质量较高,有相对稳固基本盘且有一定增长潜力的品种。行业选择上,一直偏好消费品、服务业、迭代缓慢的制造业,以及阶段性存在供需形式改善机会的周期性行业。
邹立虎:重点看好上游资源、受益于全球经济回暖、受益于国内供需改善和高股息四类机会
二季度,邹立虎依旧围绕价值方向进行配置,核心持仓方向变化不大,适当增加了一些具有长期竞争力且公司治理相对优秀的细分行业龙头。
邹立虎表示,尽管中短期不排除国内外经济仍有一定下行压力,但是预计在国内外相对宽松的政策基调,市场不一定会对短期基本面的疲软做过多定价。中期前景来看,国内经济处于企稳状态,地产对经济的拖累可能处于相对后期阶段,或者说市场定价不会更加敏感,随着政策继续加码,基本面可能在未来半年迎来温和修复。总结来看,尽管从1个季度左右维度而言,基本面仍有不确定性,但中期的政策和经济前景展望乐观,对股票市场中期前景保持积极看法,未来的上涨范围可能会适当扩散和蔓延。
具体而言,邹立虎看好四个方面的机会,并将重点配置相关方向:
1
受益于海外制造业周期回升及自身结构性供需中长期改善的上游资源行业;
2
受益于全球经济回暖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
3
受益于国内供需改善的部分细分行业龙头,持续的盈利困境将会推动行业自身供需改善,另外政策的介入也会加速行业出清,一些传统行业的龙头已经逐步具备配置价值,后期保持密切跟踪;
4
受益于国内低利率环境的高股息具有稳健业绩的标的。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上一篇:中国篮协:同意杨瀚森不打亚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