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以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为契机,构建为企为民服务“线上受理派单、责任单位接单、闭环解决销单”全流程、长效化新机制,区组织部门通过为企为民服务平台穿透式考察、识别干部,凭借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构建起一套高效、精准、长效的为企为民服务新范式,持续将学习教育成果成效转化为锤炼干部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效。
小改变,民意大畅通
“能不能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厂房”“企业发展迫切需要资金支持”“能帮企业新产品找到场景吗”“企业门口能通公交车吗”......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开展以来,高新区建立1271家走访企业底册,区领导已带头包联走访110家企业,28个职能部门完成包联走访1161家企业。同时,依托“智慧高新”底座,上线“企业之家”为企服务平台。全区已有1277家企业登录平台,从用地用房需求到政府政策支持,从场景市场拓展到园区配套服务,280家企业已通过平台提出425条诉求,实现企业诉求从线下收集到线上提交,为企服务从上门走访到线上受理,科技赋能、一键触达的政企沟通新渠道应运而生。
而在民生服务领域,群众“急难愁盼”也有了反映新途径:危险的道路隐患快速消除,裸露的黄土很快覆绿,杂乱的非机动车道变得规整,小区的垃圾及时清理......高新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日益提升,得益于创新实施的“吹哨机制”。3月份以来,全区近500名网格员、约6000户居民通过“智慧高新”平台提交诉求3.2万件。这套机制如同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民生诉求第一时间被发现、被倾听、被重视。
全闭环,民呼必有应
安徽协创物联研发了一款新型“无人自助咖啡机”,高新区科技局在地铁4号线先研院站帮助寻找应用场景;青松食品“鲜食荟”无人售餐机经组织人事局协调后,已在软件园、人才驿站等20多个点位布局;智辉空间科技公司有订单急需资金,高新担保公司协调金融机构提供800万元信贷支持……为确保收集的企业、居民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高新区建立诉求“收集-分派-办理-销号”线上闭环解决机制,推动实现诉求全过程跟踪、全流程闭环。“企业之家”诉求由区指挥中心24小时内完成派单,34个职能部门已实时在线接单、办理、回复,企业对办理情况进行评价,指挥中心回访确认。“吹哨”事件由指挥中心“分哨员”依据29类120项职责界定清单,第一时间派单至28个责任部门,并要求责任部门能立即处置的要求立即处置,复杂问题则在3-5个工作日内办结。部门办结后,还需属地网格员现场确认满意后才能“销哨”。在此期间,居民可随时查看问题处理状态,还能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价。
截至目前,“企业之家”收集的诉求已办理完成385个,“吹哨”事件已办结2.84万件,办结率均达到90%以上,尚未办结的事件已由责任部门限期办理,推动各单位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让群众和企业真满意。
一子落,机制满盘活
通过搭建使用“企业之家”和“吹哨”双平台,合肥高新区将企事民意的沟通枢纽从“网下”搬到“网上”,以数字技术驱动服务模式转型,高效务实办好企业、群众“急难愁盼”。同时,高新区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由组织人事部门承接企业、居民诉求分派的“指挥中心”职能,全程跟进为企为民服务平台诉求办理情况。区组织部门通过诉求办理时效、结果评价、动态对比等维度逐步建立对部门、对人的分析模块,加强数据分析与干部画像系统的关联,并强化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干部负面情形研判,真正在听意见、解难题为企为民服务工作实绩中,在稳经济、促发展干事创业一线上把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推动干部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双提升,努力打造一支“说到做到,做就做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以服务实绩论英雄”,组织部门以干部为企为民服务真用心、真用情、真到位检验干部真履职、真担当、真作为,打造“高新更创新、高新更高效”的高新特色品牌,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严晓娟 秦锦坤)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