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丨202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创始人
2025-07-24 18:27:49
0

7月2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顾克勇,省工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陶英平,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张涛,共同介绍202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 卢莹

发布人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顾克勇

省工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陶英平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 张涛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顾克勇

顾克勇: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四强”行动,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生产供给支撑有力,有效需求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468.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0.5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286.7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3771.6亿元,增长5.5%。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畜牧业稳中向好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预计全年夏粮产量341.01万吨,比上年减少6.14万吨,下降1.8%。预计蔬菜产量592.6万吨,增长5.4%。猪牛羊禽肉产量90.0万吨,增长6.5%。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1.2%、8.4%、9.1%、28.8%;牛奶、鸡蛋产量分别增长23.1%和10.2%。二季度末,生猪、牛、羊和家禽存栏分别增长1.2%、0.5%、2.5%和11.2%;上半年,生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增长1.5%、8.3%、9.1%、28.7%。

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6%,制造业增长1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2%。全省有生产活动的37个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1%、12.5%、10.4%、10.3%、8.0%。从重点产品产量看,铅、黄金、精炼铜、白银、镍、铁合金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9.2%、49.9%、23.9%、15.4%、13.9%、8.9%。

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22.7亿元,同比增长10.1%;利润总额234.9亿元,下降4.2%。

三、服务业增长加快,交通运输保持稳定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2%、14.9%、10.4%、8.5%、7.1%。1—5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7.4亿元,同比增长7.0%。

上半年,全省铁路客运量3730.2万人次,同比增长9.8%;铁路货运量5936.7万吨,增长2.0%。公路客运量4648.6万人次,同比下降4.6%;公路货运量3.4亿吨,增长3.7%。

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工业投资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3%,制造业投资增长9.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0%。民间投资增长1.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项目民间投资增长8.7%。

五、市场销售基本平稳,以旧换新相关商品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6.8亿元,同比增长3.9%,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2%、8.9%、9.6%。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9.6%、40.4%、23.0%,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7.8%。

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8.9%。

六、外贸进出口势头强劲,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高速增长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352.1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出口总值85.6亿元,增长40.5%;进口总值266.5亿元,增长31.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65.3亿元,增长33.1%,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75.3%。

七、财政收支平稳运行,金融存贷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3.8亿元,同比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1.7亿元,增长5.5%。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434.7亿元,同比增长9.5%;各项贷款余额30165.0亿元,增长4.5%。

八、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核心CPI温和回升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下降0.9%,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5.5%。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4.4%,粮食价格下降0.8%,猪肉价格上涨2.3%,鲜果价格上涨2.5%。6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3%。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3%,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5%,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7%。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5.8%,环比下降0.4%。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5.3%,环比下降0.5%。

九、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9元,同比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96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5元,增长6.5%。从收入来源看,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6.6%、4.8%、4.5%、7.0%。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持续用力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问答

省广电总台

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甘肃经济运行延续了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请问如何评价上半年全省经济走势?经济运行呈现出哪些特点?

顾克勇:

谢谢你的提问。刚才向大家通报了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可以看到,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高开高走、效速兼优的良好态势,在一季度开局良好的基础上,“稳”的底盘更牢、“进”的势头更足、“新”的动能更强,尤其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在一季度6.2%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连续14个季度高于全国,可以说是殊为不易,可圈可点。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介绍全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第一个方面,生产供给稳中向好

从一产看,农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第一产业增加值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态势,自去年以来增速稳定在6%以上,蔬菜、水果、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均实现了较快增长,禽肉、牛奶产量增速达20%以上。

从二产看,工业持续快速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4个月位居全国前三,有色、电力等重点支柱产业增势强劲,形成了有力支撑,铅、黄金、精炼铜、白银、镍等重点工业产品产量两位数增长,原油单月产量连续4个月保持在百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增速、发电量增速分别居全国第1、第2位。

从三产看,服务业支撑更加明显。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3.3%,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构成看,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居民服务、文体娱乐、批发零售等领域均实现了较高增速。

第二个方面,需求拉动持续有力

从投资看,保持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尤其是加力支持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工业投资已连续5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上拉全省投资增速5.1个百分点;同时,随着重点公路和铁路项目的快速推进,基础设施投资由降转增,增速也达到了两位数,对稳定全省投资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从消费看,回暖步伐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自年初以来持续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热力值”不减,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通讯器材、家具等品类零售额增速均超过了20%。文旅市场热度高涨,假日消费也明显提升,接待游客人次、旅游花费分别增长10.1%和15.2%。

从进出口看,持续高速增长。我省进口、出口增速分别居全国第1和第2位,机电产品、“新三样”产品出口均显著增长。外贸主体引育持续加力,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达779家、净增122家。

第三个方面,新兴动能不断集聚

从新能源产业看,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装机规模达7205.4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65.6%,居全国第2位,规上工业新能源发电量增长8.9%。

从新兴领域看,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速推进,庆阳数据中心智能算力规模达到6.6万P,上半年用电量增长了2.9倍。全省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6%。

第四个方面,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从招商引资看,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共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4131个,到位资金增长37.2%;第31届兰洽会签约合同项目金额达6500.8亿元,较上届增长7.6%。

从经营主体看,规模明显扩大。新设立经营主体数量增长1.2%,日均新设立企业达247户,比去年同期多22户。

从民营经济看,发展势头良好。民间投资信心提振,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项目民间投资增长8.7%,规上工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4.9%,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6.5%。

第五个方面,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教育、社保等11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8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增长2.6%,完成全年任务的68.3%,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下阶段,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多措并举深挖特色优势、补齐短板弱项,持续用力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央广网

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从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请问,省工信厅在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下半年如何保持良好增势?

省工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陶英平

陶英平: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在座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一直以来对甘肃工业发展的关心、关注与支持。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围绕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连续23个月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8%,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2位。

省工信厅会同各级各部门各企业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省工信系统锚定全年增长目标,突出抓好停产企业复产、欠产企业达产、重点企业稳产、新建项目投产、经营主体培育、招商引资落地等工作,支持工业大市稳增长,重点企业增产量。全省13个市州实现正增长,6个市州两位数增长,金昌、白银、平凉、酒泉、兰州、天水等6市贡献近八成增量。上半年,中央在甘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15.2%,省属企业贡献率42.7%。金川集团、白银集团、酒钢集团、华天电子、甘肃烟草等企业支撑作用强劲。

二、加强项目建设落地。上半年,实施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项目1066个,完成投资103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50.8%。省工信厅担任链长执行部门的“7+1”条产业链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51个,完成投资252亿元;“三化改造”项目开工建设270个,完成投资126亿元。安排1.6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64个重大产业链、“三化改造”等项目。甘肃瑞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锂电池石墨化负极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金川集团40万吨电解铜(二期)等121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三、持续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有色冶金、石油化工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据信息等产业聚链成群,持续推进金白兰武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不断提升产业链韧性与竞争力。累计培育链主企业51家,对31户“年度优秀链主企业”奖励558万元。10个支柱行业均实现增长。“7+1”条产业链完成产值5638亿元,同比增长16.3%。成立省市专班推进金白兰武有色金属和宝汉天工业母机2个国家级、12个省级集群扩能升级。成立“七链两群”招商专班,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06.59亿元,同比增长39.75%。

四、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统筹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全省累计储备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1835个,计划总投资5141亿元,工信部分四批次核准我省专项“再贷款”项目470个,总投资1237亿元,融资需求670亿元;累计获批“超长期国债”项目96个,获得支持资金15.44亿元。

五、推动中小企业提质扩量。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完善“规下转规上”培育库,打造“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截至6月末,累计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2170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3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35户。上半年,全省新入规企业累计达到255户,规上企业累计达到3315户,较去年底净增加156户。安排资金8010万元,奖励267户新入规企业。兰州、酒泉、天水分别成功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六、促进数实融合赋能产业升级。成功争取工信部支持我省开展冶金有色和装备制造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一图四清单”试点,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甘肃样板”。上半年,全省数字产业实现营收650亿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600亿元。数字化改造规上企业259户,全省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63.9%,较去年底提升8.2个百分点。累计建成5G基站7.92万个。

七、强化生产要素保供。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能源要素保供安排部署,全省迎峰度冬、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稳定有力,没有出现拉闸限电、断气限供情况。全省煤炭产量3417万吨,原油产量638.1万吨,均达历史新高。截至6月末,全省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976.5万千瓦,同比增长20%;电厂存煤平均天数达到48天;累计发电量119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

八、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深入推进“包抓联”“六必访”,开展服务企业攻坚行动,切实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上半年,全省工信系统累计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3536件,问题解决率93%。推动各级各部门举办各种形式“政银企保”对接活动281场,签约企业505家,促进融资金额519.8亿元。

下半年,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还是比较大,全省工信战线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稳生产、稳预期,全力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强化预警调度,确保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奔流新闻

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我们注意到,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请问上半年全省居民收入总体表现如何,有何特点?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 张涛

张涛:

谢谢您的提问。上半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经济运行向新向好,带动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下面我分城乡向大家介绍下全省居民收入增长的特点。

一是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96元,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其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今年以来全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积极落实企事业单位工资调整相关政策,按时足额发放相关补贴,部分支柱行业企业效益良好,职工福利待遇得到有效保障,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218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8.0%,同比增长5.4%。全省各地扎实推进“十件民生实事”,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外出务工形势较好,寄带回收入增长,离退休人数增加,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增长,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3481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6.7%,同比增长5.7%。经营净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705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2%,同比增长4.8%。财产净收入小幅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49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1%,同比增长2.9%。

二是农村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5元,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3.23降至3.19,下降了0.0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其中,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和经营净收入稳定增长,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全省扎实推进强县域行动,扶持壮大“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农业产业链招商引资行动,扩围实施以工代赈,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282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8%,同比增长6.5%。全省各地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各类农业农村扶持资金,及时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畜牧业发展及奶业提升等专项扶持资金,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058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4%,同比增长7.9%。全省粮食生产基本稳定,蔬菜播种面积、产量稳中有增,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势喜人,“甘味出陇、甘味出海”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良好,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2095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0%,同比增长4.9%。财产净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21元,仅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同比增长7.2%。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居民收入增长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居民稳定增收面临压力。下阶段,要持续强化稳就业工作,紧盯典型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农牧产品价格,巩固农业发展基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深入挖掘财产性收入潜力,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全省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来源:甘肃发布(ID:gansufabu)

编辑:都一鸣 责编:朱旺 校审:王学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十一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 (来源:内蒙古日报)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赤峰7月25日电  (记者  肖璐  王塔娜  李雪瑶)7月...
花儿沟里故事多 景区的人工湖,可供游客垂钓。 林间小道。本报记者 张多钧 才贡加 肉旦尖措 摄本报记者 张多钧...
“黑匣子”找到 俄官员谈客机失...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俄新社25日援引俄罗斯交通部消息报道,在俄远东阿穆尔州安-24客机失事现场发...
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新华社记者 冯家顺 唐健辉 余佩璇 近日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城市工作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之...
最新或2023(历届)新来的财...  实习是每一个毕业生必经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毕业生专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