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7月24日讯(通讯员 滕子璇 记者 姜天圣)2022年,句容法院就张某红申请执行李某明劳务合同纠纷一案作出生效判决,判令李某明支付张某红工资款17700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依法采取了多种查控措施,但均未发现被执行人李某明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其具体下落,无奈只得依法终本结案。
当事人送锦旗
案虽终本,步履未歇。面对申请人张某红年事已高、急切催办的情况,执行局承办法官深感此案标的额虽小,于申请人张某红而言却意义“重大”,关系着七旬老人的晚年生活保障,更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司法公信力的直接感受。承办法官坚持对李某明财产状况进行定期核查,多次协调市公安机关协助查找被执行人李某明下落,密切关注其行踪线索。执行法官曾两次在凌晨赶赴南京实施查找,但都因被执行人刚搬离、信息不准确而扑空。
为持续推进终本案件出清攻坚,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句容法院积极开展“小目标、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行动中,市人社部门向法院反馈了本案的关键信息,执行法官在获得被执行人李某明于南京某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保线索的第一时间,迅即奔赴现场进行摸排,最终精准定位被执行人李某明。执行法官对其长期逃避执行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并明确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李某明当场全额缴纳了拖欠三年的工资款17700元及迟延履行金。承办法官考虑到李某明系残疾人关爱型单位的实际负责人,为避免影响单位正常运转,在其真诚悔过、结清工资后,未对其采取进一步措施。
当七旬老人张某红得知拖欠了三年的工资全部执行到位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对执行干警不放弃、不懈怠的艰辛付出表示高度认可,专程来法院赠送锦旗表达谢意。对执行法官们而言,一块压在心头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此案的成功执结,不仅维护了执行申请人的胜诉权益,保障了民生底线,也生动诠释了句容法院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中,维护司法权威的坚定决心。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