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全市各区正在推进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其中,西城区针对不同桥下空间特点分类推进,官园桥、广安门桥桥下空间完成改造提升,新增200多个车位,昔日城市“边角料”变身便民“金角银边”。为巩固桥下空间整治提升成果,本市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精细化治理举措确保桥下空间长期安全有序。
官园桥桥下空间完成整治提升
桥下整治缓解停车困境
西城区官园桥周边,商务办公与居民生活区密集,停车需求突出。此次改造提升中,对桥下空间进行升级,拆除原有管理用房及护栏,实施地面挖掘、线路管路入地、强弱电改造、沥青铺装等工程,实现新增75个停车位,配套完成85平方米绿化,并设置照明与监控设备。改造后,车位利用率显著提升,缓解了周边“一位难求”的停车困境。
广安门桥的改造,更注重功能复合与安全提升。作为二环路重要桥梁,其桥下空间横穿广安门外大街、广安门内大街,周边涵盖居民小区、单位及广安门医院,交通与停车需求集中。改造提升中,施工团队拆除桥下管理用房及护栏,重新规划空间布局,新增74平方米绿化花箱美化环境;在停车资源优化上,重新铺设3685平方米沥青路面,施划129个车位(含3个无障碍车位),不仅缓解了周边停车压力,也让就医患者更容易找到车位。
广安门桥下改造增设车位及人行专用通道
为了确保进出安全,广安门桥停车场增设人行专用通道,在路口开辟人行专用出入口,将行人引导至场外人行横道等候区,实现人车分离。设施升级,更新2套监控系统及24个摄像头,确保全天候无死角监控。同时,更新9个场地照明LED节能灯,将线路全部改造入地,灯具抱箍架设固定于桥墩,提升夜间照明效果。桥下空间完成架空线入地改造后,更加整洁有序。
此外,西城区还对西便门桥进行了地面平整、护栏升级、安防设施补齐,使桥下空间实现安全、通透、整洁的目标。
法规出台为桥下空间护航
为进一步规范桥下空间使用管理,巩固整治提升成果,本市印发《北京市桥下空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完善监管体系、细化管理要求,构建起桥下空间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实现桥下空间长期安全、有序、规范使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办法》首先厘清了各相关主体的职责分工,形成了“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区级负责”的管理格局,并将桥下空间纳入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通过跨部门综合监管、非现场监管、“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创新方式,全面强化对桥下空间使用的日常监督与动态管理。
针对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后的长期安全使用,《办法》对桥下空间的使用行为划出“红线”:使用期间必须保持设施及空间整洁有序;涉及占用、挖掘道路或架设管线等行为,需依法取得行政许可;严禁倾倒垃圾、存放与使用功能无关的物品;严禁用于生产、生活、居住或使用燃气、明火;严禁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化学危险品。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办法》的出台,是北京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既能巩固前期整治提升的成果,让桥下空间真正成为服务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的有益补充,也能为城市桥梁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