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3日宣布,已与联邦政府达成协议,将支付逾2亿美元和解金,以结束多项联邦调查,并恢复联邦政府对该校的科研经费支持。
同一天,美国国务院对哈佛大学交流访问学者项目发起相关调查。这是特朗普政府限制哈佛大学招收海外学生资格的最新措施。哈佛谴责这是“政府的又一次报复”行为,并表示这不会影响该校访学项目正常推进。
4月30日,警察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外放置栅栏。新华社记者刘亚南摄哥大和解:支付2亿美元
哥伦比亚大学代理校长克莱尔·希普曼在声明中说,和解协议是在经历一段持续性联邦审查和不确定性后的重要进展。协议经过精心设计,旨在保护哥大核心价值观,并使哥大与联邦政府之间至关重要的科研合作得以重回正轨。
00:35
根据协议,哥大将在3年内向联邦政府支付2亿美元和解金。哥大还将支付2100万美元,以了结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发起的调查。协议保留了哥大在招聘、招生和学术决策方面的自主权。
据《纽约邮报》报道,根据协议,哥伦比亚大学将维持一支安保力量,防止学术场所发生示威活动。该校还同意加强对外籍学生的审查,与政府共享相关信息,并向政府报告持相关签证学生所受的纪律处分情况等。
美国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当天表示,哥伦比亚大学已同意“管教严重扰乱校园运营的违规学生,对教职员大会作结构性改革,为其中东研究项目引入“观点多样性”,在招聘和招生中取消种族偏好,并终止“多元化、平等、包容”(DEI)项目。DEI被视为不符合本届美国政府政策。
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晚些时候对政府与哥大达成的协议表示欢迎。他同时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其政府将着手处理其他多所高等教育机构的事宜。
今年3月,美国政府撤销对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校方几周后作出妥协,同意按照政府要求推行一系列改革,包括彻底改革学生纪律处分程序、使用“反犹主义”的新定义,以及将中东研究项目置于副教务长的监督之下等。7月22日,哥大还宣布处分一些参加支持巴勒斯坦示威活动的学生。
哈佛谴责:政府“又在报复”
在哥大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同一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国务院已开始调查哈佛大学是否有资格继续作为交流访问学者项目的担保方。
“调查将确保国务院的项目不会违背我们国家的利益。”鲁比奥说,“担保方必须遵守所有规定,包括以不损害美国外交政策目标或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方式开展项目。”
00:53
对于政府这一最新行动,哈佛大学表示谴责。哈佛大学发言人发表声明说,“这次调查是政府采取的又一次报复性措施”,侵犯了哈佛大学的正当权利,哈佛大学将继续招收和资助国际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并在他们今年秋季申请美国签证和前往校园时为他们提供支持。
美国国务院的交流访问学者项目向获得批准的个人发放非移民签证,该项目于2023财年发放了约34.9万份此类签证。鲁比奥尚未解释国务院为何此时针对哈佛大学展开上述调查。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大学大幅改革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遭到后者拒绝。此后,政府宣布削减该校总计超过26亿美元的联邦资助。哈佛则于4月提起诉讼并于5月扩大诉讼范围。
特朗普政府还于5月和6月采取措施,限制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但相关措施被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艾莉森·伯勒斯临时叫停。
白宫称哈佛会回心转意
特朗普政府自今年1月上任后,要求国内多所顶尖高校调整政策,根除所谓“反犹主义”,废除向少数族裔倾斜的招生政策等举措,高校如不调整政策将面临资金削减的后果。哥大和哈佛都是特朗普政府施压的名校。
美联社评论说,特朗普政府视美国私立精英大学为“自由主义堡垒”,称这些大学被“反犹主义”和“激进左翼”意识形态所控制,寻求对这些高校实行更严密的监管。这被美国媒体广泛视为对私立大学独立性的一场考验。
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最富有的高校,哈佛大学无视特朗普的要求并在法庭上进行反击。目前,哈佛大学对政府冻结联邦资金、阻止其接收国际学生的举措提起了两项诉讼。
5月29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新华社发(朱子于摄) 哈佛大学诉特朗普政府非法冻结联邦资金案21日在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举行听证会。主审法官伯勒斯当天未作出裁决。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质疑为何由这名“憎恨特朗普”的法官审理此案,并称哈佛大学拥有的巨额资金大部分来自美国,“同时却反犹太、反基督教、反美”。特朗普表示,只要伯勒斯作出不利裁决,政府将立即上诉。
特朗普曾于6月20日表示,与哈佛大学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可能很快达成和解。不过,一名知情人士7月初说,谈判陷入停滞,双方“远未达成一致”。
白宫发言人哈里森·菲尔兹本月18日表示,双方很有可能达成一项协议,“相信哈佛最终会回心转意,支持总统的愿景”。
据美联社报道,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布朗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美国名校的共计逾20亿美元联邦资金也遭冻结。(记者:郭倩、高冰冰、熊茂伶;视频:程大雨、陈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