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推进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
重庆璧山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优化质量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 王国庆 本报记者 谢 旺
目前,将数字技术与质量管理深度融合,推动质量管理模式创新与效能提升,已成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区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转型人才储备,聚力质量强企强链强区,积极推进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璧山区将“加快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写入《质量强区建设实施方案》,强化政策引导支撑;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大力推动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建设,现有数字化车间72个、先进智能工厂10个,筑牢质量管理数字化基座。璧山高新区推出科技创新券,由财政资金发放,无偿资助企业购买创新服务,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等。重庆速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获得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从国外购进8台套磨齿机和机械臂,更好地适配了新能源电驱系统需求,使良品率提升至99.5%。此外,璧山区市场监管局等4部门还联合印发《璧山区2025年加快推进制造业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加快推动有关工作落实。
为提升企业转型服务能力,今年初,璧山区大数据发展局主导组建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由区属国企重庆西算大数据公司运营,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难题。目前,该中心已签约入驻华为、海康威视、奇安信、宇动源等数十家数字化服务商。该中心还构建起诊断评估、案例体验、方案推荐、政策对接、场景实践五大核心模块,通过可感知、可验证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建立“小、快、轻、准”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资源池,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诊断评估、解决方案、企业规划、供需适配、资源共享、法律金融中介服务等全链条一体化数字化综合服务。在该中心的帮助下,惠程科技新能源汽车高速智能充电桩项目获得充电、配电、储能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琪金食品集团实现从养殖到屠宰、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40%。
璧山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转型工作试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数字化建设和质量管理优势,积极探索质量管理活动上云上平台。2023年以来,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一链一网一平台”工业互联网建设,积极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通过搭建QMS(质量管理系统)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自动抓取研发、制造、供应链、售后等各环节的信息系统质量业务关键数据,实现了质量数据可见、可懂、可用、可运营。目前,该企业质量业务流程活动在线比例超过75%,关键质量业务流程优化幅度超过50%;成功接入140余家零部件供应商,实现了供应链业务全在线闭环管理、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了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协同。
璧山区市场监管局还积极牵头,优选数字化基础扎实的20家企业开展工作试点,建立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需求清单和数字化服务商项目库,强化供需两端工作对接,“一企一策”指导企业差异化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工具应用和相关模块嵌入。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搭建了自动化检测设备导入、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系统并投入使用,使质量管理能力大幅跃升。重庆康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导入MES(生产执行)系统、SPC(统计过程控制),逐步搭建完成自动化生产线,使芯片全段直通率显著提升,商业显示模组灯板产出良率接近98%。
璧山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助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联合璧山区大数据管理局,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建设;联合璧山区人力社保局,积极引导企业培育一批既懂质量管理又懂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联合璧山区经济信息委,大力推广一批针对性强、适应性好的“小、快、精、准”解决方案和产品,树立一批优秀转型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