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广东佛山出现境外输入引起的
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引发关注
截至7月23日19时00分,佛山五区卫健局更新基孔肯雅热累计确诊病例数,全市已累计公开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195例。
据新华社7月22日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2日
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
发出警报
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
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据世卫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迪亚娜·阿尔瓦雷斯介绍,今年以来,法国在印度洋的属地留尼汪岛估计有大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出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此外,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近日报告输入性病例,并发现本土传播病例。
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国家及地区分布图
日前
国家疾控局和广东省卫健委
都派出了专家组
到佛山市指导和参与疫情防控
疾控部门以及专家评估认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切断社区传播和疫情外溢。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
今天
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
预防基孔肯雅热
个人应该这样做
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潘蓓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该病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目前无人传人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是起病急,高烧,关节特别是手指、手腕、脚踝等小关节剧痛,皮疹等。新生儿、65岁以上人群、孕妇、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症状可能会更重一些。传播媒介伊蚊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早上6到8点和下午17到19点为吸血高峰。
预防基孔肯雅热,个人应该这么做。潘蓓建议,仔细清除蚊虫孳生地。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需要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花盆、长期不用的瓶罐、下水道、杂物堆、废旧轮胎等区域,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
个人防护要做好。家里一定要装纱窗纱门,不让蚊子进家门;婴儿、孕妇和老人,睡觉时最好使用蚊帐隔绝进入家中的蚊子;可以使用电蚊拍、灭蚊灯、蚊香等消灭家中蚊虫;早晨和傍晚出门时尽量穿长袖衣裤,物理阻隔蚊子的叮咬;天气炎热,外露的皮肤上要喷洒或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等。
旅行途中避免感染。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的旅行者,尤其是境外前往东南亚、南亚、非洲和南美洲流行区的旅行者,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防止感染基孔肯雅热。市民归来后2周内,要落实好自我防蚊叮咬措施,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小关节疼痛等可疑症状,应主动就诊并将旅行史告知医生。
转发,提醒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