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终于不用眯缝着眼找关键信息了”“老眼昏花的我简直太感动了”。近日,一名旅客发布信息称,在上海虹桥机场拿到的登机牌不仅信息很清楚,而且字体很大。据新民晚报报道,这张登机牌是上海国际机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代理的某个航空公司的登机牌。此事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认为大字版登机牌“值得每个机场、每个航班学习”。
“我最想知道的不就是登机口、登机时间和座位号吗?”这名旅客说出了不少网友的心声。长久以来,登机牌的关键信息或者字体设置太小或者信息分散,导致很多乘客特别是老年乘客,得眯缝着眼费劲寻找。有网友调侃,在一堆杂乱文字图片中找关键信息,像在做“找茬”游戏。用来指引乘客快速找到登机时间和登机口登机牌,在指示信息上先犯起了迷糊,虽不是多大的障碍,却让乘客多少有些烦心。
航空公司未必没有意识到登机牌辨识困难的问题,有的登机牌在登机口关闭时间等关键信息上有提示性圆圈。相较而言,虹桥机场这张登机牌设计更加清晰、合理,尤其是将关键信息放大字号的做法,让乘客特别是老人识别起来更省心。一张大字版登机牌,放大的是乘客的出行便利,更是航空公司服务意识。字号从小变大,正是因为航空公司愿意站到乘客的视角,感受乘客的需求,回应乘客的期待。据报道,目前,已有厦航、海航等16家国内航空公司将登机牌更新为大字版。期待更多航空公司在字号小事上下功夫,让登机牌一目了然、乘客不用再“眯缝着眼”。
大字版登机牌引网友关注,也因为生活中的小字说明不在少数。饱受诟病的药品说明书,服药的次数、用量等信息多是字小如米粒、排版密密麻麻,老人得拿着放大镜、凑到眼跟前才能看得清。食品包装上的标签同样是小字“家族”一员,生产日期消费者就得找半天,配料表、成分表的字号更是一个赛一个的小。还有一些手机软件,自动续费界面字号小、颜色浅,生怕用户看得见。
无论是登机牌还是说明书,都是为了向乘客或消费者展现关键信息,清楚明白地告诉登机口在哪儿、药该怎么吃、食品哪天到期。让人摸不着头脑、找不到关键信息的设计,往小了说是给乘客、消费者添麻烦,往大了说是无视服务对象的知情权。一个说明,可以不那么精致、不那么美观,但字号必须够大、够清晰,绝不能“藏着掖着”。这是适老化应有的善意,也是用户思维的基本要求。
当下,越来越多像登机牌一样的说明正在通过数字标签、局部放大等方式,向大字版“飞行”。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多听听用户的需求和建议,产品和服务就能更“醒目”。(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