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武都:麻香作请柬 四海赴椒约
创始人
2025-07-24 15:38:00
0

武都:麻香作请柬 四海赴椒约

  陇南日报通讯员 方静

  七月的武都,漫山花椒红透枝头。风起处,麻香翻滚,像无形的请柬,越过秦岭黄河,向四海宾客发出邀约。于是,列车提速,电商“云端”上架起一条条椒红色的跑道——2025年中国·陇南·武都花椒产销对接会,由此启幕。

以节为媒 搭开放平台

  7月20日,晨雾尚未散去,白龙江两岸的椒香已先一步抵达天际。随着一声锣响,“甘肃花椒交易市场”在两水镇正式揭牌开市,2025中国·陇南·武都花椒产销对接会同步启幕。短短半日,这场以“椒”为名的盛会,便让武都成为全国花椒产业的“风暴眼”。

  数字是最直白的注脚:

  节会签约总金额9.76亿元。25家本地企业、75家外地客商企业同台竞技,14笔订单通过电子屏“云端落笔”。干花椒6450吨、花椒籽原品8300吨、花椒籽压榨品6500吨,花椒油1100吨、花椒粉51吨、花椒芽菜酱6万件、花椒酱8万件……每一行数字,都是一条从武都伸向全国的产业动脉。

  数字之外,是更滚烫的场景。

  重庆渝真味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戴培根把合同拍在胸口:“十年了,我们只认准武都花椒!”

  晨光生物香辛料事业部经理秦连军在市场里来回穿梭:“以后基地直采、现货交易、冷链仓储一站解决,企业省的是成本,椒农增的是底气。”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汪伟坚现场发布的《新华·中国(武都)花椒价格指数》,则以一条平滑上扬的曲线,为这场狂欢写下理性注脚——武都花椒,不仅香,而且值。

  当签约席的闪光灯尚未熄灭,客商们已踏上另一条“深度游”路线:

  ——汉林镇万亩示范基地,无人机掠过树冠实时回传数据;

  ——陇南花椒现代产业园,自动化生产线把鲜花椒“榨”成精油;

  一树椒,一座城,一条产业链。

  花椒节落幕,但交易市场24小时不打烊——武都以节为媒,把短暂的狂欢变成长期的窗口;把田间地头的麻香,变成通达天下的商机。

  明年此时,椒更红,人更旺,约更深。

 以椒为笔 绘产业长卷

  “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十六个字,写不尽武都花椒的锋芒。

  当这抹红从100万亩坡地蔓延开来,它早已不只是农作物,而是县域经济的脊梁:2025年产量预计3.45万吨,综合产值44亿元,连续斩获全国花椒主产县“五个第一”。小小花椒,被武都人写成了富民强区的“金名片”。

  如今,一条“从原产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已然成型:以马街镇下南山片万亩示范基地为圆心,产业半径迅速外扩。良种繁育、数字监测、无人机植保,让每一颗花椒带着“身份证”出圈;

  冷链干线直通川渝火锅城,电商平台链接东南亚,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回武都;花椒油、花椒酱、花椒芽菜、花椒精油……80余种深加工产品把“麻味”拆分成无数种生意。

  在这条产业链中,解决椒农“不愁卖”是关键一环。当地合作社提前与四川、重庆等地火锅企业签订保底订单,还打通运输环节,实现鲜花椒“摘下就进车间”。

  陇南市武都区李学德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学德介绍:“近年来,我们和定点企业合作,为汉林镇万亩花椒基地椒农提供鲜花椒定点收购服务,当天收、当天付、当天运走,就是为保证新鲜度。目前已收购5吨左右。”

  新开市的甘肃花椒交易市场,更成了花椒产业的“新引擎”。这个全国规模最大的花椒专业集散中心,整合了现货交易、冷链仓储、智慧物流等五大功能,预计年交易量达万吨。对椒农来说,这里是“放心市场”——当天采摘的鲜花椒能直接送进车间,合作社提供“当天收、当天付”的服务;对收购商而言,这里是“高效枢纽”,不用再“东奔西跑收花椒”,一站式就能配齐优质货源。

  甘肃花椒交易市场负责人石亮表示:“建市场就是为给椒农提供稳定公平的交易环境,也让外地客商能一站式采购,让椒农随时能交易,解决了产业长期缺乏规范场所的问题。”

  目前,已有100多家供应链企业、200余家合作社入驻市场,形成“抱团出海”之势。

  销售渠道畅通了,加工环节也在争分夺秒。夜幕下的陇南花椒现代产业园里,车间机器轰鸣,正加班加点压榨刚收购的鲜花椒。

  陇南花椒现代产业园生产总监闵锐说:“今天第一批鲜花椒进场榨油,工人两班倒、机器不停机,就是要在8小时内完成压榨、过滤,锁住顶级麻香。”

  从枝头到舌尖,从山沟到世界。

  武都人以椒为笔,正在书写更辽阔的乡村振兴长卷。

 以椒兴业 绘幸福版图

  “要让花椒走得更远,必须在品种、管护、加工上持续突破。”武都区委副书记、区长付小龙一句话,点明了这座“中国花椒之乡”的前行方向。

  近年来,武都把花椒确立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核心产业,一张蓝图绘到底:

  ——扩规模,100万亩优质基地连绵起伏;

  ——提品质,“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成为行业金标准;

  ——延链条,从良种繁育到精深加工,全环节增值;

  ——强品牌,“武都花椒”声名远扬,端上全球餐桌。

  如今,一棵棵山花椒连缀成44亿元产业版图,托举起椒农的幸福账本。

  未来,武都将紧扣“3+6”农业产业体系,在基地建设、品质把控、品牌守护、资金扶持等方面为企业保驾护航。我们诚邀四海企业家走进武都、深耕武都,共享最优惠的政策、最温情的服务、最全面的保障,共绘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顾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p;16:25)吕新华 说:去年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将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
公映首日豆瓣开分8.5,《南京... (来源:上观新闻)照片、影像,本是定格时间的载体。但在惨绝人寰的暴行面前,它们是残酷的倒影,更是历史...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事业单位工资养老金,两会关于二胎政策热点解读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提高到...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提高金融公共服务效能。
降温反内卷?华创首席紧急辟谣:...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金石杂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