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当前,部分年轻干部身上存在一种“早衰”现象:面对任务畏首畏尾“不敢干”,能力不足“不会干”,消极懈怠“不愿干”。这种“三不”状态与年轻干部应有的朝气蓬勃形成鲜明反差,不仅影响个人成长,更会影响工作推进。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必须坚决破除这种消极状态,以敢为的锐气、善为的底气、愿为的志气,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青春担当。
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破除“不敢干”。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面对矛盾绕道走,遇到难题往后退,奉行“不干事就不出事”的庸俗哲学;有的害怕担责,文件层层请示,工作级级上报,看似讲规矩实则不担当。年轻干部最宝贵的品质就是敢闯敢试,要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对看准的事大胆干,对定下的事抓紧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一线经风雨、见世面,把“烫手山芋”当作“成长阶梯”,在破解难题中锤炼胆识魄力。
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底气克服“不会干”。一些年轻干部从“校门”直接到“机关门”,缺乏实践历练,面对复杂局面时往往产生“本领恐慌”;还有些学习浮于表面,对政策一知半解,对业务似懂非懂。能力不足不可怕,可怕的是以“不会”为借口逃避责任。年轻干部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在学中干、干中学,补齐能力短板。要放下“高学历”架子,拜群众为师,在“走村串户”中读懂基层,在“家长里短”中把握民情,主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墩苗历练,把“不会”的领域变成“擅长”的强项,真正成为能扛重活、打硬仗的多面手。
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志气扭转“不愿干”。个别年轻干部存在“躺平”心态,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有的把“年轻”当资本,想着“到点提拔”,不愿踏实苦干。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是奋斗,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小我”融入“大我”,在服务群众中实现价值。要保持“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紧迫感,主动跳出舒适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要涵养“甘坐冷板凳”的定力,不因一时得失而动摇,不因岗位平凡而懈怠,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组织认可和群众口碑。
作者:丰台区政府办 马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