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近日
“女子吃隔夜冰西瓜后引发颅内感染”
上了热搜
医生表示
经细菌培养后发现
女子是因李斯特菌引发颅内感染
日前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
100余位消费者进行的一次
网上微调查显示
相当一部分人对李斯特菌知之甚少
而对于如何通过有效的冰箱管理
来对付这个欺软怕硬的家伙
不少人还缺乏行动
李斯特菌高度耐寒
欺软怕硬的“冰箱杀手”
江苏一位怀孕37周的“准妈妈”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感染导致流产;
南京一位67岁老人吃了一块冰箱冷藏的瑞士卷(未过期)后感染李斯特菌抢救无效离世。
今年来,由感染李斯特菌致病的热搜案例频发,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教授程景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上述热搜或报道中的相关要素和细节仍需求证,但冰箱是李斯特菌的温床、免疫功能较差人群更易被李斯特菌伤害等知识点,已被多项权威研究证实。
此次调查发现
17%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李斯特菌;
37%的受访者认为它是一种不常见的细菌;
25%的受访者甚至认为,把食物存放到冰箱里,能有效避免被李斯特菌感染。
程景民解释,李斯特菌高度耐寒,甚至在-20℃冷冻环境下,仍能长期存活,所以常被称作“冰箱杀手”。大多数人感染李斯特菌后没有症状,或者出现腹泻发热、疼痛畏寒等症状几天后即痊愈。但对于孕妇、新生儿、65岁以上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群体来说,李斯特菌却较易藏在免疫细胞里潜入中枢神经,或扩散到肠道以外的组织和器官,导致发烧、肌肉酸痛、意识模糊和肢体抽搐等。
五类高风险冷藏食品易被感染
忽视冰箱管理易带来隐患
记者检索发现,李斯特菌感染案例全年均有发生,在夏季显著增加,6月—9月是高峰期。
那么
耐严寒的李斯特菌
为什么偏偏喜欢
大热天的出来“嗨”呢?
程景民分析说,李斯特菌虽然不怕冷,但更喜欢湿热环境,最适宜的繁殖温度为30℃—37℃,而夏季室内环境温度恰好接近其舒适区。同时,李斯特菌感染高峰出现还与夏季冷藏即食食品(如冷切肉、沙拉、冰淇淋等)消费量上升、人们更依赖冰箱储存食物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
从公开报道来看
许多感染案例都源于
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
以下5类高风险冷藏食品
👇👇👇
冷藏即食食品,包括冷切肉、火腿、香肠、肉酱、熏肉等即食肉类以及三明治、寿司等。因为李斯特菌在无氧环境中也能存活,所以即使真空包装的冷藏即食食品,也容易被李斯特菌盯上。
预加工食品,包括预切水果、凉拌菜、即食沙拉等。或是因为加工刀具器皿及环境不卫生,或是因为近地生长的瓜菜果蔬已经被土壤中的李斯特菌污染却没清洗干净,均可能导致带菌。
乳制品,包括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软奶酪、机打冰淇淋等。
生鲜食品,包括生肉、蛋类、生鱼片等。
冷藏过久的食品,比如存放超过1天的剩菜剩饭。
程景民分析说,李斯特菌是一种在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致病菌,极易通过受污染的原料、加工环境等进入食物链。无论是冰箱环境本身,还是上述冷藏食品里,如果已经有李斯特菌悄悄“躲”进去,即使量很小,也能在较长的冷藏时间里繁殖到危险的污染水平。如果消费者没有养成生熟分开、定期清洁冰箱等生活习惯,就会给李斯特菌兴风作浪打开方便之门。
此次调查显示
大约56%的受访者知道生熟分开冷藏的道理,但其中32%的受访者表示,一旦遇到剩饭菜或食材较多不好收纳的时候,就容易忽视冰箱管理和科学收纳;
约有16%的受访者从超市买完果蔬肉类或即食食品后,往往不加清洁就一股脑塞到冰箱里。
清洁+加热
帮助远离风险
日常生活中密封分类储存和定期清洁冰箱,是阻击李斯特菌最有效的手段。
调查对受访者冰箱清理周期显示
14%的被访者每周清理一次;
15%的被访者一年或一年以上才清理一次;
42%的被访者每月清理一次;
29%的被访者半年清理一次。
程景民表示,冷藏环境和食品安全之间不能直接画等号:
首先,要确保食物冷藏前干净卫生。如果是未拆封的食品,应把外包装清理干净;已经拆封的食品,则应用干净的保鲜膜或保鲜盒密封储存。
其次,要分类分区收纳。做好生熟分开,生肉、海鲜放入密封容器置于冰箱冷藏室最下层抽屉,防止汁液渗溅或滴落污染下方食物;熟食和即食食品存放于冷藏室上层或专用抽屉;冰箱内还要注意避免塞得过满,以留出空间保证冷气循环。
第三,要勤检查常清理。确保冷藏室和冷冻室温度分别不超过4℃和-18℃,每月对冰箱内部彻底清洁,内壁、隔板等都要洗干净;最好每周检查冷藏室的内容物,及时清理过期、发霉的食物。
调查显示
不少消费者还认为
食物在冰箱里只要没有腐败
就可以正常进食
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误区
程景民介绍说,李斯特菌无法通过味觉、嗅觉或肉眼发现,因此不能认为看着没事儿就可以放心吃。不过,李斯特菌的致命弱点是怕热,在58℃—59℃的环境中,10分钟即可被杀死,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加热至70℃以上并持续5分钟,就能有效将其灭活。
此外,有些冷藏即食食品加热后可能影响风味,因此应尽量减少冷藏时间。即食食品、熟食、切开水果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天;烹饪后吃不完的饭菜,应事先分装且在2小时内冷藏;孕妇、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尽量避免食用非巴氏杀菌软奶酪、未经充分加热的冷藏即食肉类、冷藏烟熏海鲜、生鲜奶制品,以及含生肉、海鲜、蛋类的预制沙拉等高风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