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医保成绩单发布,医保基金累计支出超12万亿元
创始人
2025-07-24 13:12:30
0

“十四五”期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4年度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3.27亿人。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覆盖达1.9亿人。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超过了90%。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现了全国统一,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了3159种。

“十四五”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既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报销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也通过医保真金白银的战略购买,为医药行业发展、医药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发布了上述数据。

章轲表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持续管好用好医保基金,在守护全体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也为包括医药产业在内的各相关产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相关产业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安全、更加可及的医药产品与医疗服务,在更高水平上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十四五”以来,医保提质扩面广覆盖。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1-2024年,累计有近200亿人次享受就诊医保报销,2024年是2020年的1.6倍。

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具体来说,“1”是构建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医保大数据为核心的医保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3”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N”是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工会职工互助等其他保障力量发挥作用。

一老一小得到呵护照顾。截至2025年6月,2.53亿人参加生育保险,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享受待遇9614.32万人次。优化“出生一件事”,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就可以参保。截至2024年底1.9亿人参加长护险,妥善解决失能人员长期照护问题。将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方便老人家在家门口就医。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20%,失能老人护理需求激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主要是为了减轻老年人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的日常照料护理费用和事务负担,努力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的后顾之忧。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介绍,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在2016年组织了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在2020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至49个城市,目前还在持续扩大范围,参保群众近1.9亿人,累计筹集资金过千亿元,支出超过850亿元。试点地区探索形成了基本制度框架,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综合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近年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着力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发挥医保鼓励、支持、引导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积极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十四五”期间,医保部门持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目前与医疗机构的结算按病种付费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基金支付实现了从“后付制”到“预付制”、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到按病种付费、从被动付费到主动付费的转变,促进医疗机构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更有效率,诊疗行为更加合理,2024年,基本医保基金支出2.98万亿元,患者个人负担同比下降5%左右。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但各种骗保行为、手段日益隐蔽化、团伙化,使得医保基金监管面临挑战。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监管举措,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深入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欺诈骗保举报线索和大数据筛查线索相对集中的地区,聚焦医保基金使用管理风险较高的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人、医保经办机构等主体,深入开展集中整治。今年1—6月,全国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3.5万家,追回医保基金161.3亿元。

随着医保基金监管力度的逐年加大,骗保手段也翻新升级,日益专业化、隐蔽化、团伙化。对此,国家医保局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大数据赋能,构建“异常住院”“医保药品倒卖”“重点药品监测”等大数据分析模型,精准锁定违法违规行为,极大提高了监督检查的精度和力度。同时,开展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发布了两批智能监管规则和知识点,帮助定点医药机构主动加强内控管理。今年以来,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拒付、追回医保基金3.3亿元。

深化药品价格治理

药品价格是社会各方面广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除了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执行政府指导价以外,其他药品都是由企业自主定价,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实践中,一些企业滥用自主定价权,通过医疗回扣、带金销售、垄断控销等手段干扰市场秩序,加重了人民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表示,旗帜鲜明支持鼓励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决定价格的改革方向,尊重企业自主定价权,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药品价格治理能力,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已经开展了10批药品集采,覆盖了435种药品;地方也相继开展了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形成了协同补充的工作格局。

施子海表示,实践证明,集采是治理价格虚高的有效途径,推动了行业秩序逐步规范,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促进群众用药质量和可及性的整体提升。近期,第11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我们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研究优化了具体的采购规则。

针对日常监测、部门移交问题线索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异常药品,国家医保局通过价格核查、价格约谈、公开问询、信用评价等措施,督促企业规范价格行为,压缩流通环节过高加价,降低虚高价格。目前已经推进了8批药品价格风险处置,督促566家企业调整了726个药品品规的价格。

施子海表示,作为医药价格主管部门,国家医保局始终主张企业应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自主定价,坚决反对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也希望社会各界随时向医保部门反映异常高价药品线索,愿与社会各方共同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用上质优价宜的药品。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降温反内卷?华创首席紧急辟谣:...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金石杂谈)转...
娲石水泥:上半年实现各类建材产... (来源:砂石骨料网)近日,砂石骨料网从湖北黄石广播电视台获悉,2025上半年,娲石水泥通过持续技改,...
南洋理工大学揭晓:AI看视频为... 这项由南洋理工大学S-Lab实验室的张远涵、刘紫薇等研究者领导的突破性研究发表于2025年7月,论文...
两会关于事业单位养老金提案,最... 两会关于事业单位养老金提案,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事业单位养老金提案政策解读养老保险事业...
两会关于公务员养老金提案,最新... 两会关于公务员养老金提案,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公务员养老金提案政策解读在养老保险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