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㉛|张震东、彭德清的任职命令
创始人
2025-07-24 12:09:19
0

转自:扬子晚报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收藏了一份公布令(人字第六十号),就是部队改编后的任命书。这张公布令1946年6月4日由师长粟裕、副师长陶勇、副政治委员王集成、参谋长梅嘉生共同签发,对1师的1旅、3旅作战序列的旅长、正副团长、参谋长20人的职务发布了任命。

我们清楚看到,任命书第一排“任命张震东为一旅旅长”,第11排“任命彭德清为第三旅旅长”。新四军的番号直到1947年初华东野战军组建时,才正式撤销,所以公布令上的关防仍然是“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关防”。1师师部驻如皋县城,公布令也注明发布于如皋本部。

一、组建1师备战

为了打击敌人,1946年5月8日,华中野战军组建了新的野战部队,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由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兼任,苏中军区特务团、第7纵队61团和第8纵队68团,组编为第1师第1旅,张震东任1旅旅长,下辖1、2、3团。将8纵的4个团合编组建为第3旅,旅长彭德清,下辖第7、8、9团。5月16日,旅团部齐聚江苏如皋城,举行了建制大会。

部队组编后,5月16日粟裕立即率部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经过整训,部队生气勃勃,斗志旺盛,为粉碎敌人大举进攻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6月6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全面进攻,妄图在3至6个月内消灭解放军。7月,蒋介石令驻江苏南通的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5个整编师约12万人,兵分三路向苏中解放区分进合击。粟裕司令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奋起反击,打响了举世闻名的苏中战役。

二、宣泰首战歼敌

粟裕司令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果断地采取了先发制人的积极防御手段,集中1师在内15个团的兵力,向泰兴、宣家堡守敌发起攻击,揭开了苏中战役的序幕。

1师以主力彭德清的3旅主攻宣家堡,张震东率领1旅负责堵援和截围。宣家堡守敌为蒋嫡系部队,美械装备,战斗力最强。彭德清指挥3旅于7月13日21时发起攻击,发现原守敌一个营,现已增加到一个团和一个山炮营,我攻击兵力分散,未能奏效。为了坚决完成任务,8团和9团1营于14日凌晨再度发起攻击,但因力量悬殊而撤回。

彭德清现场勘察,发现宣家堡西北角白天还在赶修工事,守敌防御薄弱。遂决定以7团在西北角主攻,8团、9团在东、东南和西南助攻。黄昏时分,7团2、3营隐蔽接近敌前沿,突击队迅速排除障碍,接近敌堡,被敌火力所阻。战士刘正刚从侧翼迂回贴近敌堡,抓住正在射击的机枪管,不顾双手灼疼,使劲摇晃。另一名战士乘机向堡内投手榴弹,将其打掉。2营迅速突入敌前沿阵地,8团、9团一部也相继突破。彭德 清将预备队全部投入,于15日凌晨3时发起总攻,歼敌大部。

首战宣家堡和泰兴的战斗打乱了敌人的进攻部署,挫败了敌人的锐气,粉碎了敌人首攻如皋的计划。

三、血洒如南河畔

宣泰战斗后,国民党军增援,我军得胜撤退。国民党军三路合围,我军远途奔袭如皋以南,采用攻点打援反围剿。

首先,张震东率1旅在如皋东南20余里处将国民党26旅消灭。然后,打算在宋家桥、杨花桥一线攻击79旅,将东援的敌人包围后进行第3场战斗,结果杨花桥敌人还未解决,东援敌人已到,为了保持主动,暂时撤退至海安。

战斗非常艰难,尤其是1旅1团奔袭宋家桥,必须先过河。由于河道两侧敌人机枪猛烈,无法过河。1团用小船强渡,被打退,突击队船再上,仍然被打翻打沉,只好改为泅渡,但由于河面过宽,河水又深,加之敌人的火力猛力,突击队也被打退。

1团团长周维生亲自指挥,两个连终于从宋家桥西北侧强渡过河,打垮敌人近1个营的兵力。但敌人炮火猛烈,后续部队还是无法渡河,战斗一直打到深夜,连炊事员也上阵了。到天亮,子弹已打光,河水被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为了过河,1团几乎损失一半兵力。

如南战斗共歼灭敌整编49师1个半旅,共歼敌1万余人。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来电:“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

四、攻占李堡、丁林

李堡战斗是海安战斗后的一仗,粟裕司令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集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在放弃海安后,敌人认为解放军全面溃退,大肆分兵,企图取如皋,割断与东台、兴化的联系,并对泰州、海安一线以南地区进行“清剿”。

为粉碎敌人的企图,粟裕决心攻占李堡等据点。战斗于8月10日至11日下午,前后不到20个小时,共俘虏和毙伤敌人8000余人,粉碎了敌人全面“清剿”的计划。

国民党军调整部署,分别将大部队置于海安、如皋、泰兴等地,以交通警察7个大队放在丁堰、林梓地区。粟裕抓紧时间休整了一个星期,以一部袭击海安并佯攻黄桥,集中主力3万余人,向丁堰、林梓实力较弱的守军发起攻击。经两日激战,歼灭5个交警大队共5000余人。

1旅打李堡和丁林的两仗打得很漂亮,尤其是痛歼交警总队。据守丁堰、林梓的敌军,是原在浙西以不抗战专反共出名的“忠义救国军”,后改编为交通警察总队,全部美式装备。

1旅担任切断交警7大队与如皋之联系,保障友邻攻取丁堰。旅长张震东根据侦察员报告的情况,决定1团从丁堰南三里处渡河绕过西北方向,3团渡河后监督敌人,切断敌后路。1团刚绕过丁堰,被敌人发现了,机枪、卡宾枪盲目扫射。张震东根据火力判断,敌人未发现我大部队,命令部队沉住气,按统一信号行动。

8月21日23时,丁堰、林梓展开激烈战斗。22日上午7时,丁堰为我友邻攻占,残敌向西逃窜,1、2团得知后,即向鬼头街方向追击。敌一部被围在鬼头街西边的一个拐弯角上,两个团四面围攻,一下子将敌压垮,全部歼灭。敌另一部分向西南曹家巷、蒋家庄逃窜,又被1团堵击歼灭,少数逃回如皋。丁林战斗,歼敌3000余人,缴获辎重无数,为华中野战军打开了突人敌后的大门。

五、如黄大获全胜

如黄路战斗是苏中战役的最后一仗。国民党军调动99旅由黄桥增援如皋。粟裕将计就计,以大部队投入如皋、黄桥公路的战斗。8月26日上午,张震东指挥1师1旅及军分区特务团到分界,配合6师以绝对优势兵力全歼99旅,国民党军全线崩溃。

接着,在分界的1旅及军分区特务团挥戈东指,又会同6师围攻谢甸、加力之敌。27日,李默庵派出“野马式”战斗机掩护被围困于谢家甸的国民党突围,被1旅用机枪击落。绝望的国民党军向如皋城方向实围,至下午大部被歼。此时,5旅乘胜西进,攻占黄桥。如黄路战役是苏中战役中歼敌最多、缴获最多的一次战斗,苏中最后一仗大获全胜。

如黄路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亲拟电文以中央军委名义通报全军,并将这次战斗写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中,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苏中七战七捷,华野1师战绩辉煌,永载史册。1947年3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1师的英雄部队编入华东野战军序列,成为一支赫赫有名的王牌部队。

撰稿人:史剑云、邹文

以上资料由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会关于房价房地产提案,最新或... 下面这段话246个字,话虽短,但信息量还是比较大的,代表着最新或2023(历届)的政策方向。李克强总...
现货黄金日内跌幅扩大至1% 现货黄金日内跌幅扩大至1%,报3334.57美元/盎司。
美股异动丨特许通讯放量大跌超1... 格隆汇7月25日|有线电视和网路供应商特许通讯(CHTR.US)放量大跌,盘中一度跌超18%,报30...
ST天瑞A股股东户数减少163... 7月22日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8日,ST天瑞A股股东总户数为1.76万户,较上期(2...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国计大势  关键词一:改革  聚焦:关键之年如何“解局”  去年,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启程之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