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雪辰 李昱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当欧洲青年走进一座沉浸式还原大唐风华的博物馆,当他们站在融合森林与玻璃幕墙的未来艺术中心前驻足沉思,当他们在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前发出惊叹——这一刻,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图景,更是一种文明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带着对东方的好奇而来,却在一场场文化与科技的对话中,收获了远超预期的理解与共鸣。
7月17日至19日,中欧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在上海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22个欧洲国家的青年组织负责人、青年领袖及项目骨干参与。活动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医院、博物馆、艺术中心以及绿色科技企业,观摩了国际青年生活汇和青年夜校,并围绕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动能、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及其成就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每到一处,欧洲青年代表们都纷纷拍照记录,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及中华传统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瑞金医院,西班牙青年局局长玛格丽塔·格雷罗·卡尔德隆对中国的看病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发现,在这里不仅可以随到随看,还能体验中医治疗。由于最近背部不适,她在听取中医科医师曹前的介绍后,主动请求体验针灸治疗。“针扎进去的时候,我甚至一点感觉都没有。随后会慢慢有些酸痛,医生告诉我后面几天可能会感到舒适和松弛,这真的是一种非凡的体验。”卡尔德隆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感叹道,“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中医,实在是太神奇了。”
在中欧青年发展论坛现场,上海市奉贤区的众多非遗主理人带来了他们的传统技艺展示,吸引了大量参会的欧洲青年代表驻足观赏。其中,有空野陶陶艺体验工作室的摊位尤为引人注目。主理人冯玲玲介绍说,许多外国朋友对陶艺茶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平时在自己国家体验的比较多的是定窑烧制技术,烧制出来的陶器很光滑,没有流动的色彩。但用我们自己搭建的柴窑可以烧制出彩色、不规则图案的器皿。”冯玲玲向欧洲青年代表展示了手机里保存的烧制视频和图片,有人当场加了她的微信,表示下次再来中国时希望能预约体验她的工作室。
在参观奉贤博物馆年度特展《露华浓深——大唐生活美学展》后,保加利亚创新与增长协会董事娜塔莉亚·卢科娃用“神奇的国家”来形容她对中国的新认识。“我刚刚看了一个关于中国唐朝文化的展览,太震撼了。”她说,“唐朝是欧洲人熟知的最著名的王朝之一,但我们过去只知道它很大、很强,却不了解它的文化和其他信息。这次我真的看到了!”
西班牙青年局局长玛格丽塔·格雷罗·卡尔德隆在一组《狩猎图》壁画前驻足时感慨地说:“中国对文物的保护和成效值得学习。这些跨越千年的丝绸卷轴和陶俑,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记忆。”
卡尔德隆还特别欣赏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的建筑理念,“弧形玻璃幕墙和森林剧场融合在一起,让艺术回归自然”。她为场馆内的智能导览系统和无障碍设施点赞,“这为各国文化空间设计提供了一种东方样本”。
来自希腊的乔治亚斯·哈吉斯提利亚诺斯是欧洲卡夫沃尼风电场的运行专员,他对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和汽车工业的进步印象深刻。“我十几岁那年看到了日产GTR汽车,当时特别震惊。这次,我看到了中国的国产电动车,再次震惊了——很豪华但又很环保。”他说,上海汽车博物馆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汽车展示馆。
匈牙利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青年团国际事务负责人巴拉兹·舒基也对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表示关注。他介绍称,匈牙利也在出台各种政策支持绿色城市发展,包括公园建设、节能建筑建设和支持智能出行等。“我们很关注中国在绿色工业方面做出的努力。”舒基指出,匈牙利目前是比亚迪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的支持中心,“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