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扰民,联合处置小组上门“降噪”
创始人
2025-07-24 08:32:10
0

(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 讯 员 郑嘉伟

  本报讯 “您好,我们是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和新港社区的工作人员,有居民反映您家宠物犬夜间吠叫频繁,打扰到邻里休息了……”7月22日上午,在该区(街道)新港社区新港花苑小区15号楼一户居民家中,一场联合调解正在进行。这是推行“综合执法+社区治理”联动机制以来,快速处置犬只扰民举报的又一实例。

  当天,新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接到居民李先生的电话投诉:“隔壁单元一户居民家的犬只最近一周每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不停地叫,上门沟通了两次都没解决,麻烦你们想想办法。”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同步至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综合执法队员立即与当事人王大伯取得联系,不多时,由综合行政执法队、新港社区组成的联合处置小组抵达现场,敲响了当事人王大伯的家门。

  “刚开始确实有点抵触情绪,觉得自家狗叫几声不算大事。”王大伯坦言,看到综合执法队员出示的《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相关条款,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原来王大伯近期将宠物犬独自关在阳台,导致它因焦虑出现夜间吠叫加剧的情况。

  经过综合执法队员的法规宣讲和新港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王大伯当场承诺将采取安装隔音围栏、调整宠物作息等措施,并签订了《文明养犬承诺书》。从举报受理到问题初步解决,整个流程仅用了2个小时,形成了完整的处置闭环。

  “犬只扰民看似是小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邻里矛盾升级。”该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以来,辖区内接到的犬只相关举报中,扰民类占比达33%,主要集中在夜间吠叫、遛犬不牵绳、粪便不清理等问题。

  目前,该区(街道)已构建起“常态化宣传+动态化监管+精准化处罚”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宣传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2场;监管方面,采取“社区每周巡查+综合执法队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处罚方面,对违规养犬行为,严格按照《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予以警告、罚款等处罚,今年已累计查处违规养犬案件18起。

  随着“综合执法+社区治理”联动机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基层治理难题正在通过多元协作得到化解。“城市治理的精度,体现在每一次对群众诉求的快速回应中。”该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执法力量下沉社区、治理资源整合联动,“被动处置”正向“主动治理”转变,让文明养犬成为城市文明的亮丽名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数字经济ETF富国(15938... 7月25日,截止午间收盘,数字经济ETF富国(159385)跌0.37%,报1.066元,成交额13...
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园教... 尊敬的领导: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繁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下面,我将对本身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
校园配餐服务新国标:提高管理门... 我国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近日由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这一标准适用于哪...
原创 乌... 据环球网报道,基辅的夏夜本该是凉爽的,但这几天却被一股灼热的怒火点燃了。从7月22日开始,总统府门前...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 7月25日,截止午间收盘,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30)跌0.37%,报1.081元,成交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