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 讯 员 郑嘉伟
本报讯 “您好,我们是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和新港社区的工作人员,有居民反映您家宠物犬夜间吠叫频繁,打扰到邻里休息了……”7月22日上午,在该区(街道)新港社区新港花苑小区15号楼一户居民家中,一场联合调解正在进行。这是推行“综合执法+社区治理”联动机制以来,快速处置犬只扰民举报的又一实例。
当天,新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接到居民李先生的电话投诉:“隔壁单元一户居民家的犬只最近一周每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不停地叫,上门沟通了两次都没解决,麻烦你们想想办法。”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同步至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综合执法队员立即与当事人王大伯取得联系,不多时,由综合行政执法队、新港社区组成的联合处置小组抵达现场,敲响了当事人王大伯的家门。
“刚开始确实有点抵触情绪,觉得自家狗叫几声不算大事。”王大伯坦言,看到综合执法队员出示的《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相关条款,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原来王大伯近期将宠物犬独自关在阳台,导致它因焦虑出现夜间吠叫加剧的情况。
经过综合执法队员的法规宣讲和新港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王大伯当场承诺将采取安装隔音围栏、调整宠物作息等措施,并签订了《文明养犬承诺书》。从举报受理到问题初步解决,整个流程仅用了2个小时,形成了完整的处置闭环。
“犬只扰民看似是小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邻里矛盾升级。”该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以来,辖区内接到的犬只相关举报中,扰民类占比达33%,主要集中在夜间吠叫、遛犬不牵绳、粪便不清理等问题。
目前,该区(街道)已构建起“常态化宣传+动态化监管+精准化处罚”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宣传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2场;监管方面,采取“社区每周巡查+综合执法队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处罚方面,对违规养犬行为,严格按照《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予以警告、罚款等处罚,今年已累计查处违规养犬案件18起。
随着“综合执法+社区治理”联动机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基层治理难题正在通过多元协作得到化解。“城市治理的精度,体现在每一次对群众诉求的快速回应中。”该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执法力量下沉社区、治理资源整合联动,“被动处置”正向“主动治理”转变,让文明养犬成为城市文明的亮丽名片。
上一篇:【记者手记】好政策要让更多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