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数智赋能,开创未来。7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服博会”)启幕,这是服博会连续第三年在武汉举办。本届服博会紧密围绕国家关于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最新战略部署,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同期举办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展览,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成就,助力产业深化合作交流。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负责人表示,“服务外包产业是人才智力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武汉作为科教重镇,可以为服务外包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教人才资源支撑。”当下,数字化转型成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向,武汉制造业基础好、产业门类全,为服务外包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
服务外包成就业重要“蓄水池”
自2009年成为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以来,武汉坚定走“数智化”转型之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十四五”以来,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22%,2024年业务额同比增长47%,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呈现量质齐升良好态势。2024年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首次突破500亿元。从市场主体看,活跃外包企业近1500家。执行额超亿美元企业达19家,离岸超5000万美元企业达9家,龙头带动效应增强。
产业升级的背后,是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湖北迈睿达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国20多个省市的1190余家企业;佰钧成技术团队服务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员工遍布欧美和亚洲。软通动力、中软国际等头部企业也在汉持续扩张,带动区域服务生态持续完善。
政策扶持同样功不可没。“十四五”以来,武汉市陆续出台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为企业提供从园区建设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的全流程支持。数字经济战略也为服务外包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众包、云外包等新模式加速落地,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本地产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
2024年,光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领域服务收入占比突破25%;烽火技服等企业获评全国首批两业融合发展重点企业。服务外包产业在高效助推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特有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为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领域。截至2024年底,武汉市服务外包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38.3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32.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85.8%,成为青年就业的重要“蓄水池”。
打造服务外包产业“武汉路径”
2016年以来,武汉紧抓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机遇,培育“一示范、两试点、多基地、多平台”服务贸易促进体系,聚焦文化贸易、服务外包、数字服务等特色领域,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服务贸易发展规模位居中部首位。
2025年6月,商务部发布2025至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武汉哈乐沃德、武汉叁一互娱、武汉九龙云天等一批武汉企业入选,涵盖动漫游戏、文化装备制造、语音语言服务等领域。位于黄陂临空产业园的一诺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也是此次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之一,这家企业产品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占比超过90%。
制度创新是武汉加快开放步伐的关键。作为中部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武汉首批90项改革任务已全面落地,形成了10项全国最佳实践和9项可复制经验。2024年,武汉服务业增加值达14015亿元,增速达6.1%,居副省级城市之首,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全市引进外资总额的72%,服务业开放能级不断提升。
亮眼数据背后,是一系列创新制度的有力支撑。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物流体系、数据要素配置等多方面制度创新成效初显。“汉数通”平台已完成7家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授信融资1.32亿元;“五窗合一”机制助百余名外籍高层次人才落户武汉。
责编:ZB
上一篇:土耳其中部森林火灾造成1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