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田鑫
本报讯 盛夏时节,万物竞发。在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的报告厅里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会”近日举行。不过,这次“相亲”的主角不是单身男女,而是手握资金的基金公司和渴求发展的实体企业。为产业与资本搭建“双向奔赴”的平台,加速优质项目落地,这正是长合区产融结合生动实践。
据长合区科技与人才局副局长冯程程介绍,为了加速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相互渗透、融合,长合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积极构建完善的基金矩阵。同时,以产业基金的专业化运作,强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AI机器人、高端装备等重点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从一片空白到渐成体系,短短3年间,长合区就在产融结合领域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资深投资人、浙商创投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杨志龙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曾经带领团队培育出多个细分行业龙头。“最可贵的是长合区坚持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通过深度产融结合,让资本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能为企业带来产业资源和管理经验,从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他说。
眼看越来越多的同行在长合区落地扎根,正处于扩张阶段的浙江科亿国际智能悬架技术有限公司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长合区。“这里不仅有眼光独到的投资人,有深耕实业的企业家,‘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机制还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该公司总经理周四民说,不久的将来,科亿国际的新项目也将落地长合区,希望能在这里一展拳脚。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正在不断推动长合区的发展。来自长合区科技与人才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合区已成立各类产业基金11支、总规模超130亿元,直投项目23个,带动超过60个3亿元以上项目、40个科技人才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上一篇:铁路富水隧道技术规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