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上半年,邢台市20项民生工程4项提前完成,15项进度过半
夯民生之基 筑温暖之城
7月7日,邢台市妇联开展家政培训。 吕若汐摄 7月3日,在邢台云翔康复学校的个训室里,一名儿童在接受康复训练。 于榕摄□吕若汐 王鹏程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今年,邢台市持续实施“厚植城市精神、共建温暖之城”行动,着力推进20项民生工程。截至6月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工程、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程4项工程提前完成年度目标,15项工程进度过半,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从关切处入手,强基固本惠民生
7月9日上午,笔者走进信都区海德花园小区,上百个崭新的智能充电桩整齐排开,每个充电位均配备独立防火插座,居民充电方便又安心。
“以前单元楼道里、路边满眼是电动自行车,有时一楼门厅都被堵得难以正常通行。”海德花园小区物业经理姜成军说,据统计,小区拥有电动自行车2000多辆,电动自行车停车难、充电难,一直是困扰小区居民的一件烦心事。
今年,邢台市将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提升工程纳入20项民生工程,聚焦解决居民充电难和火灾隐患等一系列问题,推进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充电端口加装、车棚建设和视频监控安装,加大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乱充电联合检查力度,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目前,海德花园小区一共有1200多个充电端口,充分满足了居民的日常充电需求。”姜成军说。
邢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科副科长李亚说,截至目前,全市2706个住宅小区共有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37460个,平均每5辆电动车就有一个,车棚建设覆盖率90.3%,视频监控覆盖率已达85.8%。
7月10日,在石邢大道至内丘县天台村路段,一条崭新的公路沿山峦起伏,宛如一条灵动的飘带。内丘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春明说,该路段全长15.7公里,不仅是贯穿当地丘陵与平原的东西向重要交通通道,更串联起扁鹊湖湿地公园、扁鹊药谷、野生酸枣基地、石盆村古村落等,将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东西向旅游产业通道,为“助眠之城·静养内丘”城市品牌建设注入动力。“当前,全线路面铺设已完成,施工重点集中在边坡挂网植草防护工程及边沟排水工程的完善上,预计9月底完工。”刘春明说。
今年,邢台市制定《2025年“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专项工作方案》,成立“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工作专班,高效率推进农村公路民生工程,高规格推进农村公路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改造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等农村公路550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工,完工337.62公里。
在城市,已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4581套,91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全部开工,18个体育公园、18个城区街边球类场地正在建设中;在农村,已改造卫生户厕2909座,打造客货邮合作线路3条,依托原有邮政快递站点建设了客货邮综合服务站点20个……邢台市从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解决百姓面临的实际难题,让民生工程真正惠及群众。
从关键处用功,优化服务提质效
7月7日11时许,90后宝妈杨肖肖在邢台市市直生活区为一位雇主打扫完卫生后,立刻赶往附近的冶金东生活区,为另一位雇主提供2小时的家政服务。“公司都是就近派单,路程基本在15分钟以内,一天能有三四个单子。”杨肖肖说,共享家政服务模式接单量有保障,工资不少,还能满足日常照顾孩子和家庭的需要。
共享家政服务是邢台市妇联在“河北福嫂·燕赵家政”基础上创新推行的家政服务模式,目的是为更多家庭妇女提供就业机会。邢台市妇女联合会发展部部长张珊介绍,截至目前,邢台市有在岗“共享阿姨”327人,已服务家庭1000余户,此项工作获评省妇联“妈妈岗”试点,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今年,邢台市大力推进“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选树五星级“河北福嫂”等系列福嫂典型30名,培育“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10个,开展巾帼家政服务进社区(乡村)活动565场,完成省定年度目标125%。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以前找零工得挨个问,现在刷个身份证,两三分钟就匹配到了5个合适岗位。”7月10日,在内丘县零工市场,当地居民张雅通过自助求职一体机体验智能招聘服务。
今年,聚焦解决群众就业上的急难愁盼,内丘县对零工市场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把市场面积拓展至70平方米,集成招聘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7大核心服务,构建“一厅七区”功能布局,同步上线的“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可以提供岗位秒推、在线签约、电子合同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今年邢台市大力推进就业促进工程,目前完成19家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从中择优推荐7家规范化零工市场参加省级评选,创业服务22645人次,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9218人,公布217名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创业指导服务。
义务教育更优质均衡。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目前9所新建的义务教育学校已完工,6所主体完工,计划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做好脊柱健康知识宣传,组织人员参加省级脊柱侧弯技术培训,对脊柱侧弯学生开展自愿性干预治疗,保障中小学生脊柱健康,目前已筛查121.28万人。
就医购药更便民。大力推进就医购药便民服务工程,目前全市已开展预约服务的32家医疗机构,均已与“河北智慧健康”微信平台对接且能够实现平台预约功能。全市5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定点医疗机构中,有49家已完成医保码“一码付”建设。
从关爱处着力,暖心兜底守民安
7月9日一早,宁晋县东汪镇社会工作者江姗骑着电动车赶往东汪四村,目的地是特困老人杜志辉的家。
剪指甲、洗衣服、清扫院子……每次上门,工作人员都会忙碌小半天,除了日常照料,还详细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及时为他购置所需药品和生活用品。
作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县,宁晋积极探索打造“物质+服务”的社会救助模式。在原先物质资助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该县将困难群众信息全部纳入管理平台,并为困难群众配备智能设备,开启线上点单智慧救助服务。同时,组建“社会工作者+照护服务员”线下服务人员队伍,及时为困难群众提供上门照料服务,让困难群众的需要与政府部门的救助,更好地实现双向奔赴。
聚焦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今年,邢台市大力实施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培育标准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6家,支持85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强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今年已实施临时救助6000人次。
此外,邢台市大力推进精准助残服务工程,目前已经为1381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为13004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8929名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为3194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服务,为1857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为1016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在低保特困“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妇女救助工程中,邢台市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和城镇低保、特困等“两癌”患病妇女进行救助,目前救助资金已经拨付到位。
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计划为重点人群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服务,目前已经完成3109件案件,让重点人群享受到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从基础设施升级到公共服务提质,再到暖心兜底保障,邢台市一项项民生工程扎实落地,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温暖之城”的底色更加厚重。
下一篇:入境游新兴客源地正在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