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荣华 通讯员 黄泽芳
盛夏清晨,黔南州龙里县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里,60岁村民罗秀菊采摘着顶花带刺的黄瓜:“这茬瓜赶早班车去广州,明早佛山菜市场就能见着。”不远处,广东客商麦伟铸正叮嘱工人轻拿轻放。
这一幕“黔地采摘、粤人尝鲜”的图景,是粤黔协作结出的硕果。5年前,麦伟铸看中贵州气候优势带来的商机,与龙里圣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手将贵州黄瓜卖到粤港澳大湾区。如今,1100亩黄瓜基地分三批种植,从4月底卖到11月。每天数十吨黄瓜上市,站稳了大湾区市场。
据了解,随着粤黔协作资金注入园区,标准化大棚、智能温控系统、冷链仓储接连落地。“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黄瓜生长数据全部掌控在手中。”龙里圣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解道矫说。
“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村民罗会荣说,每年在基地打工9个月,日均收入超120元,再加上土地分红,年收入超3万元。2024年,圣奇农业发放工资1200万元、分红300多万元,带动2.1万人次就业。
目前,麦伟铸正筹划建深加工车间,“要让每根瓜产出更多价值”。接受采访之际,解道矫的手机上,不断弹出订单信息。满载黄瓜的冷链车也驶上了高速公路,将为大湾区市民带去新鲜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