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先锋”守护陇原记忆
创始人
2025-07-24 05:51:50
0
“传承历史文化 展现陇原魅力——同甘与共‘陇原记忆’档案文献展”在兰州市博物馆举办(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

档案保存历史、启迪未来。

坚持党管档案工作是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省档案馆充分发挥党管档案工作制度优势,持续深化“三抓三促”行动,把党建品牌创建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聚焦档案治理、资源利用和安全体系建设,打造以“对党忠诚 传承文化 为民服务”为核心的“兰台先锋”机关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档案力量。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省档案馆把突出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作为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兰台先锋”机关党建品牌创建中,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主线和标准贯穿始终,确保档案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忠诚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省档案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对党忠诚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强化理论武装,把牢正确方向,关键是要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

省档案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等,统筹安排党建学习和业务研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紧密联系职责,引导党员干部从政治上、大局上思考档案工作。

广大党员干部围绕“思想要提升,我该懂什么”“素质要提高,我该学什么”“能力要增强,我该会什么”等谈体会、教方法、传经验,有力解决了“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等问题,锤炼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党员干部科学谋划工作思路,认真研究落实举措,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实现在学中干、干中学的良性互动。

双向赋能促进融合

政治建设做“加法”、优化流程做“减法”、资源开发做“乘法”、问题攻坚做“除法”……省档案馆开发利用处党支部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实践中创新开展“加减乘除”特色支部工作法,实现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

该党支部创新做法是省档案馆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双向赋能、融合发展的生动例证。

机关党建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

省档案馆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着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坚持以党建促“档”建,坚持党委创品牌、支部抓特色,以“兰台先锋”党建品牌为统领,12个基层党支部结合实际创建特色党建品牌,打造了覆盖全馆的“1+12”党建品牌矩阵。

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强化“月督促、季调度、年评估”工作机制,推动“三会一课”制度落到实处,组织开展省直机关模范单位和标兵处室培育选树工作,着力创建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

省档案馆坚持贯通强党建、精业务、优服务一体推进,坚持谋划重点任务注重突出党建引领作用、部署党建工作注重强化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的导向,有力推动机关党建向中心聚焦、为发展赋能。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通过深化支部抓特色活动,有力提升了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省档案馆馆长张秀丽表示。

今年年初,《甘肃省馆藏祁连山与黄河历史生态环境档案叙录》丛书正式出版。这套由省档案馆和兰州大学共同编研的“叙录”丛书,是国内首部将历史文献学“叙录”体例引入档案编研工作、首部提出“历史生态环境档案”概念的档案开发利用成果。

这一工作调研范围广、档案编写难度大。省档案馆联合兰州大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深入全省各市县,全面系统开展摸底调查工作,为编写档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兰台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成效显著。1个党支部获评“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5个党支部被选树为“省直机关标准化示范党支部”,13人入选全国档案系统“三支人才”队伍,1名党员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名党员获“甘肃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全国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中,省档案馆由“中等水平”跃升为“优良”等次。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

在“兰台先锋”党建品牌引领下,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得到有力提升,聚焦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根本任务,立足岗位优服务、破难题、创佳绩。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省档案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拓展档案归集领域,档案资源实现量质齐升。全面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系统记录新时代、新变化、新成就。2024年度接收各门类档案3万卷、各种档案图书资料1万余册,声像档案数据量超过10TB,馆藏档案资料累计达到108万件(卷、册),馆藏结构持续优化。加强红色档案保护利用,征集陕甘宁边区政府等相关档案资料284件。梳理馆藏抗战原始档案,出版《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甘肃卷1—6)》《红军长征在甘肃》,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以打造精品为目标,编研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文化产品。精心编撰《档案参考》,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咨询。出版“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类编”丛书。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省档案馆组建党员骨干“兰台先锋队”,赶赴现场收集整理抗震救灾档案,实现档案服务“零时差”响应。

档案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省档案馆深入挖掘档案资源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创新展陈展示,将丰富的档案资源转化为聚民心、育新人的鲜活教材。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开展主题文献展;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举办“传承历史文化 展现陇原魅力——陇原记忆”“江河奔腾、红色浪潮——长江黄河流域档案宣传”等系列展览活动;围绕党纪学习教育,联合举办“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文献展。“甘肃记忆”“历史将永远铭记”展入选省直机关党员活动阵地示范点。定期举办档案馆开放日活动,走进高校、中小学开展档案知识宣传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

加快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馆藏文书档案数字化率达到90%以上。扎实做好档案数字资源完整备份,确保长久保存、有效利用。深化档案利用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多端互通、垂直贯通、横向连通的档案查询应用服务矩阵,实现查档服务由“能查”向“好查”转变,年查阅利用量达3000余人次、3万卷(件)以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数字经济ETF富国(15938... 7月25日,截止午间收盘,数字经济ETF富国(159385)跌0.37%,报1.066元,成交额13...
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园教... 尊敬的领导: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繁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下面,我将对本身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
校园配餐服务新国标:提高管理门... 我国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近日由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这一标准适用于哪...
原创 乌... 据环球网报道,基辅的夏夜本该是凉爽的,但这几天却被一股灼热的怒火点燃了。从7月22日开始,总统府门前...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 7月25日,截止午间收盘,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30)跌0.37%,报1.081元,成交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