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区级机关持续强化机关党建立体赋能,带动窗口服务集成提效。从“拆掉围墙”的主动服务,到“一次不用跑”的便捷体验、再到“跨省一家人”的协同办理。一个个鲜活的“窗口之变”,有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生根,让窗口服务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打卡,这里有一个很‘新’的公安分局!”近日,市民张女士来到黄山岭路19号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门口前,兴奋地拍照分享。这里曾是单调的机关单位围墙,如今却坐落着一家咖啡馆,市民通过手机登入“浦小拍”小程序并参与警民互动,就能免费兑换一杯“警”茶或文创礼品。
这温馨一幕的背后,是浦口区机关窗口单位政务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今年春天,浦口公安分局门口盛开的蔷薇花墙意外“走红”,成为市民的“打卡地”。分局因地制宜做出决定:拆除部分围墙,将临时办公用房改造成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同步上线的“民意直通站”小程序集事件上报、活动参与、问卷调查等功能于一体,搭建起警民互动的桥梁。
物理的“墙”被拆除,行政的“墙”也在消融。“一桥跨两地,鸡鸣闻两省。”在苏皖交界的桥林街道乌江社区,浦口区桥林街道与安徽和县乌江镇一桥相连,8.5万居民交往密切,但独特的地理位置曾让两地居民办事面临“南奔北走跨省跑”的难题。为此,由浦口区牵头,“联动共治苏皖乌江站”应运而生。它不仅涵盖110余项政务警务服务事项,更开创性地设立了由苏皖两地党员共同组成的联合党支部,真正实现了“进一扇门、办两省事、成一家人”的承诺。站点开设至今,已累计服务4200余件次,广受周边群众好评,全国媒体纷纷聚焦报道,并作为典型案例入选江苏县域政务服务现代化蓝皮书。
眼下,浦口区级机关政务服务窗口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拓宽。“一个笔记本、一个打印机、一个照相机”,组成了一辆“红色流动服务车”的全部“家当”。这是浦口公安分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的又一创新。今年正值身份证换证高峰期,服务车主动开进社区、企业和校园,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繁忙的职工上门办证,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涉企服务一线,浦口区市监机关窗口单位的“质量小站”成为主动上门的“移动服务队”,深入产业链,围绕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收集企业难题、协调专家制定方案,开展长效服务。
善治之效,在于务实;服务之本,在于为民。近年来,浦口区委区级机关工委聚焦机关政务服务窗口强党建、转作风、提实效,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充分发挥机关党建“主心骨”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窗口作风转变和服务质量提升。 浦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