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于锋 徐宁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位于南京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人气爆棚。人们排起长队,只为参观在这里举行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最后一站——南京站的展览。
去年9月27日,环省行活动在盐城市盐都区博物馆启动。自启动以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走过全省13个设区市,将优秀文博资源送达基层,观展人数达209.7万人次。
来自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我省头部博物馆的一批“镇馆之宝”展开“出差之旅”,观众在家门口欣赏国宝文物,体验数字化展览,购买心仪文创产品。“之前想去南博看‘小粉炉’,但都没有约到票,没想到这次在家门口看到了。”盐城市民徐新伟激动地表示,“‘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汇聚全省精华文物,凝聚了江苏的文化遗产之美,展示了江苏悠久的历史文化,希望这样的活动持续办下去。”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为各地博物馆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机会。活动每到一地,都会邀请当地博物馆珍贵文物“联袂”展出。在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的西汉青玉璧、隋代青釉莲瓣纹八系罐等出现在展览上;在连云港,当地出土的西汉彩绘漆木尺、战国楚铭文青铜戈为展览助兴;在扬州,扬州博物馆的唐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东汉辟邪形玉壶等文物为巡展营造唐风汉韵。
以“屏”为媒、以“数”见物,是活动一大特色。数字技术贯穿展览各个板块,助力文物“活现”。触摸展柜玻璃,参观者就能“玩转”国宝,观赏珍贵文物的内部构造细节;戴上VR眼镜,孩子们移步入境,在虚拟世界畅游南博“物华天宝”、中运博“运载千秋”、苏博“纯粹江南”等30个精品展览;借助裸眼3D技术,来自中运博的“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带领人们“一朝入画卷,一眼览千年”,身临其境“云游”运河,探索沿线8省17市运河文化带之美。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是我省各大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精品汇聚。南博的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冰箱贴、中运博的运河茶礼套装、苏博的吴王夫差毛绒剑……一件件精美的博物馆文创,吸引“文博迷”爱不释手,把博物馆“带回家”。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每到一处,都成为文化盛事,不但引得市民前来观展打卡,也吸引周边游客“为了一个展,奔赴一座城”。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举办的连云港站展览,单日接待观众数量突破4.2万人,刷新我省备案博物馆单日接待量最高纪录。馆长江睿对去年11月24日破4.2万人涌入馆内的盛况记忆犹新。在他看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的数字化展示技术和文创产品设计理念,值得基层博物馆学习,可以推进各地博物馆加速发展。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日均接待观众1.2万人次,实现文创销售额1166万元。活动暂告一段落,但精彩并未落幕,针对暑期,“水韵江苏·博物知旅”等主题活动正在进行中。省文旅厅将进一步健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密切馆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强化“大馆带小馆”业务帮扶,推动“送大展”成为常态化活动,打通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以深化改革赋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文旅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