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前前后后
创始人
2025-07-24 03:51:50
0

转自:贵州日报

《书城》2025年7月号,月刊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倾毕生精力创作的划时代巨著,在我国的译介和传播已有120余年的历史。这部巨著自1899年2月首次出现在中国以来,中国学者以各种方式进行了引介、翻译和传播,直至1938年,郭大力、王亚楠首度将其全文翻译为中文出版。最新一期《书城》杂志刊文,讲述《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前前后后的故事。

郭大力(1905年—1976年),经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1923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24年厦门大学爆发学潮,大一学生郭大力随330余名师生脱离厦门大学,转入上海大夏大学哲学系就读。大夏大学由同盟会元老、贵州人王伯群资助创办,马君武被推选为首任校长,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郭沫若在校教授“文学概论”和“诗歌”等课程,李石岑教授主讲“人生哲学”“哲学”“哲学趋势”等课程。文章写道,马君武、郭沫若、李石岑三人是大夏大学介绍、讲授《资本论》的第一代学人,在这三位先生的直接影响和指导下,郭大力有意翻译《资本论》。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同年大学毕业的郭大力深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他立志全文翻译《资本论》。其间,他结识了大革命失败后流落到杭州的王亚南,两人志同道合,决定联手翻译。几经坎坷,《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旋即在中国大地引爆了一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风潮。

《资本论》的出版,深受文化界、学术界的欢迎,不少社会著名人士如宋庆龄、冯玉祥、邵力子等都订购,校长王伯群在贵阳专门订购一部,以示支持。后来,该版本多次重印,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共重印六七次,发行总量达三万多部,在国内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

(《讲述《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前前后后》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晚上都需要关城门 如果有人... 还不知道:古代晚上关城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晚上关闭城门主要有...
英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 英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1)  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经验、...
蒙古人打仗为什么要屠城?临安被... 蒙古人打仗为什么要屠城?临安被攻破时又为什么例外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蒙古人打仗有一个特点...
河南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范... (来源:银柿财经) 定额调整,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7元。 ...
五洲医疗涨2.10%,成交额3... 7月25日,五洲医疗盘中上涨2.10%,截至10:05,报36.90元/股,成交3294.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