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杨浦出台方案推动类脑智能发展近期将完成相关科技园规划建设
记者7月22日从上海市杨浦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获悉,《杨浦区关于促进类脑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日前出台,旨在促进创新链资源协作、多元化资本集聚,助力杨浦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拼图。
上海自2017年起就在全国率先开展类脑智能布局。当前,杨浦区正在加快类脑智能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打造“一平台、一联盟、一园区、一基金+基金矩阵、一生态”。
《实施方案》明确,“一平台”即建设类脑智能公共技术平台,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类脑芯片、大模型等生态企业,支持构建类脑智算基础底座,为需求方提供算力、数据、工具、模型等资源服务。
“一联盟”指成立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打造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的类脑产业生态,帮助引育类脑智能重点企业。
“一园区”即建立上海类脑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以南面长阳创谷为核心、北面湾谷科技园为支撑,打造类脑智能产业集聚地。
“一基金+基金矩阵”指成立类脑智能未来产业基金及发起基金矩阵。杨浦区将加速类脑智能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由区属国资公司参与,联合市场化基金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类脑智能未来产业基金。
“一生态”是指培育类脑智能产业生态。杨浦区将依托区域高校院所等学科优势和研发基础,与高校共建类脑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人才培育体系;通过类脑智能产业活动,为类脑智能学术专家、技术厂商、场景方、资本方提供交流平台,加快推动类脑技术到应用的转化。
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建设目标,杨浦区近期将完成类脑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规划与建设,支持搭建类脑智能产业公共技术平台,组建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建设类脑智能专业孵化器,积极招引类脑智能相关企业。从中长期看,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将在该区得到进一步应用。该区将培育3—5家瞪羚企业,集聚10—15家类脑智能代表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类脑智能产业生态体系,成为类脑智能产业集聚高地。
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研究中心主任、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守岩认为,《实施方案》具有战略前瞻性,整体规划完整细致,构建了从高校、科研机构到产业转化的创新链路径,对类脑智能交叉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有重要推动作用。(李均)
原标题:上海杨浦出台方案推动类脑智能发展近期将完成相关科技园规划建设 来源:科技日报
上一篇:“电”暖养老院 情系夕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