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
创始人
2025-07-24 03:05:59
0

八师石河子市东城街道开展“文明实践·东城有约”“工”益行活动,图为志愿者在修理电动车(摄于4月27日)。

●梁萍菁 文/图

7月18日,八师石河子市东城街道48社区的“东城@小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蜂鸟骑手阿布都·舒库尔趁着给电瓶车充电的间隙,将水杯加满。“这里设施齐全,每天中午我都会来这儿放松一下。”阿布都·舒库尔笑着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东城街道秉持这一理念,以“标准化阵地、特色化活动、精准化服务”为着力点,让各类志愿服务蓬勃开展。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核心,不断向周边社区辐射的“一中心多站点”特色文明实践网络新格局已逐步形成。

标准化阵地

让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这里环境温馨干净,文化氛围浓厚,书籍种类丰富,周末我常来这儿学习、阅读。”凤凰嘉苑社区居民杨雨菡说。

走进凤凰嘉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个个场馆犹如温馨的小家,令人倍感舒适。从城市会客厅、国学分院到军垦精神传承馆,每个场馆都有独特主题,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东城街道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空间,将其打造成宣传思想文化、凝聚人心的前沿阵地,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2.0版的生动体现。

凤凰嘉苑社区企业、商业综合体众多,年轻“上班族”集中,且多数人晚上才有闲暇时间。针对这一情况,社区依托石河子老年大学,开办晚间民族舞、瑜伽班等,为年轻人提供“充电”机会。“贴合青年人需求的活动设置与时间安排,广受好评,许多活动一发布,名额就被‘秒抢’。”凤凰嘉苑社区党委书记王若茜说,“目前,街道正通过动态调整服务时段、优化人员配置、开发特色项目,全力推动文明实践向全时段响应、全场景服务、全人群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3.0版迈进”。

志愿者摆摊设点

让文明创建有里有面

“这个‘集市’真不错,赶集的同时还能享受各种服务,既接地气又充满人气!”6月22日,在东城街道马家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上,“文明实践·东城有约”志愿服务大集热闹开市,30多个志愿服务摊位积极“吆喝”,为居民提供服务。

服务大集上,既有军垦特色产品展示、非遗艺术传习,也有理发、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吸引众多市民踊跃参与。

“文明实践·东城有约”是东城街道今年推出的文明志愿服务集市品牌。活动借鉴传统赶集形式,融入“组合式、游园式、互动式”理念,让群众在“集市”中享受多元服务。街道还将每月22日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日”,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吸引更多居民走出家门,共沐文明之风、共享文明成果。

“志愿服务关键在于行动,贵在传递,只有将志愿精神融入职工群众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引领新风尚。”东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关丽娜介绍,街道将志愿服务与职工群众需求紧密结合,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

“启明星”志愿服务队是一支由58社区培育起来的社会组织,成员们大多是宏利物业服务人员。看到“文明实践·东城有约”志愿服务的招募令后,他们主动报名摆摊,提供免费维修服务。

“家里的高压锅坏了好久,现在终于能正常使用了。我回家再找找,看还有没有其他需要修理的家电。”市民杨青春拿着修好的家电,开心地说。通过群众点单、实践所统单、实践站派单、志愿服务队伍接单摆摊,实现需求精准化、对接专业化、服务实时化。

守护“一老一小”

让文明风尚见行见效

每到暑假,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成为很多双职工家庭的难题。东城街道灵活整合公益资源,将文明实践场所打造成集老年活动与少年儿童暑托于一体的全龄友好空间。

7月10日上午9点半,东城街道63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兵书画室内,书法课准时开课,授课老师是社区退休居民陈旭华。“自从社区开设暑托班,我作为‘主理人’,每周都会来教孩子们练习书法。”陈旭华说,很多像他一样的老人都愿意为孩子们授课,既能丰富退休生活,又能为孩子们做点实事。

发挥身边能人带头作用,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多方参与热情,相互带动,东城街道这种“主理人”模式,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0版”的重要一环。

在63社区,“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为小区高龄老人提供打扫卫生、陪聊等服务。在马家坪社区,石河子大学法学院教育关爱实践团开展暑期课外辅导等服务,为双职工家庭排忧解难。“通过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我不仅学到新知识,还能用所学服务更多人。”“00后”志愿者王梓桐说。

东城街道不仅发动群众力量“以人带人”,还吸引专业部门加入,提升服务质量,让“文明实践+”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善治密码”。

从石河子第三人民医院组建的“义诊服务队”,到八师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工作室”,再到东城街道社保所的宣讲服务队……近年来,东城街道先后成立20支由专业部门牵头的志愿服务队,这些“内行人”成为职工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今年以来,东城街道创新开展“文明实践+军垦文化传承”发展模式,通过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建设军垦精神传承馆、组建“寻访老军垦 传承兵团魂”志愿服务队等,将军垦文化融入街道发展,不仅提升了文化内涵,还为文明实践注入新活力,为辖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球每年近一千万人到印度旅游,... 时隔五年,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签发旅游签证。据印度驻华大使馆官方发布,自2025年7月24日起,中国公...
无意侵占半亩地 法官调解息纠纷 近日,李某在翻整自家耕地时,因地块边界标识模糊,加上操作机械时疏忽,无意中将玉米种到了邻村张某的承包...
养护民企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内蒙古自治区首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成功落地;自然科学基金委试点与民营企业共同设立民企联合基金,引导...
普京提出俄海军潜艇部队战略发展... 中新社莫斯科7月24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24日表示,战略核潜艇是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力量最重要的组成...
东阳光跌2.03%,成交额1.... 7月25日,东阳光盘中下跌2.03%,截至10:31,报13.49元/股,成交1.87亿元,换手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