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指挥手臂舞动、聋哑人借助机器表达情绪……7月22日,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鼓楼区脑机接口产业项目路演活动相继举行,鼓楼区将高标准打造江苏省首个脑机智能科技创新园,通过“政策+平台+资源”多维推动的方式助力产业发展。
一马当先,政策引擎点燃创新“火炬”
作为南京生命健康产业的核心集聚区,多年来,鼓楼已构建起“高校+医院+企业+平台”的多维支撑体系。辖区内高校院所云集、科教资源富集,驻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18所高校,以及中国电科十四所等十余个脑机接口领域知名团队,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上,鼓楼区正式发布《南京市鼓楼区发展脑机接口产业若干举措》,以政策引擎点燃产业创新“火炬”。《举措》明确,对落户企业、平台及科研机构最高提供 2000平方米场地支持,获省级以上实验室、创新中心认定的平台,最高奖励3000万元,与《南京市推进脑机接口产业创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2030)》形成呼应,为企业发展提供“省市联动 + 区级精准”的双重保障。
不仅如此,鼓楼从推动项目落地、助力企业成长、鼓励技术创新、支持产品研发、打造创新平台、加强人才引进、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基金设立、聚力场景开拓、营造产业生态等10个方面,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一揽子好政策、强利好,助力区域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走深走实,平台建设跳动强劲“脉搏”
当天,江苏省脑机接口产业联盟正式启动,为鼓楼区整合全省脑机接口前沿技术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及应用场景资源搭建重要桥梁。
此外,多个产业平台的成功搭建,为鼓楼区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涌动起强劲的“脉搏”。鼓楼还成立脑机接口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统筹产业发展,联合中国电科十四所,依托位于主城核心地带的453地块,打造江苏省首个脑机智能科技创新园。据了解,园区将集聚脑机接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技术研发—产品转化—产业化”创新高地。
不仅如此,鼓楼和南京大学深化合作,发挥“双高协同”创新试点优势,共建南京大学脑机接口研究院;携手中国远大集团、中国电科十四所、南京新工集团,共同签订脑机接口成果转化备忘录,共同推动中国电科十四所人脑机实验室核心技术落地转化;与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签约建立脑机接口临床研究伦理协作审查机制,通过统一审查标准、共享临床数据,提升多中心研究效率,为技术临床应用提速。
同时,鼓楼区积极对接强脑科技、脑虎科技、微灵医疗等国内标杆企业研发等落地鼓楼,龙头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空军军医大学教授团队研发的认知状态唤醒系统成果,也已计划在鼓楼区转化落地。
落地接力,前沿技术探路创新“蓝海”
当天,鼓楼举办脑机接口产业项目路演活动。Opengmind团队的睡眠呼吸暂停医疗器械、中国科学院脑智中心的发育性超高量光学脑机接口技术产业化、云智愈项目、空军军医大学的被动式非接触脑机接口技术、普瑞精控的镇静镇痛监测系统,以及深圳微灵医疗科技的医疗级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全栈方案等6个项目依次亮相,涵盖无创监测、植入式系统、医疗场景应用等核心领域,既有技术突破的“硬实力”,又聚焦民生健康的“暖需求”,引发在场专家与投资机构的热烈关注。
互动环节中,南京山海医疗、金雨茂物投资等机构专家围绕技术成熟度、临床验证路径、商业化模式等深度点评,南京银行、鼓楼锐意科创基金等20余家投资机构与鼓楼社区医院代表现场对接,为项目提供全链条支持。
据介绍,本次路演中脱颖而出的项目,将优先匹配孵化场地、产业基金及临床合作资源,加速技术转化与产品落地。
通讯员 鼓轩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景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