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张世光)记者从黑龙江省总工会获悉,《黑龙江省新时代百万职工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近日正式发布。方案提出,到2027年黑龙江全省将累计培训职工300万人次,培育选树大国工匠10名、龙江工匠300名、市级工匠1000名,实现师徒结对1.5万对。
按照方案规划,黑龙江省总工会将全面构建工匠人才技能提升、培育选树、激励保障、作用发挥一体化全方位链条式工作机制。
黑龙江省将举办工匠人才培训营,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制定《2025年龙江工匠人才培训营培育方案》,聚焦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创新构建“理论素养+实践技能+创新动能+精神传承”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采用线下深度研训形式开展集中授课,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方案明确,黑龙江省将精准设定培养目标和方式,针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职工给出符合不同群体需求的培训方式。
针对近年来新兴经济领域人才的需求,黑龙江省总将加快推进工匠学院在数字经济、冰雪经济、生物经济、文化创意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培训课程的设置,满足企业培训需求。围绕平台经济发展,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提升培训,创新适合网约配送员、网约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劳动者的培训方式和内容,每年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
在“重点就业群体就业技能培训”方面,黑龙江省总将指导各级工会聚焦有就业需求的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待岗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各类重点群体,发挥工会组织在“寻人、强教、找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培训与企业用工需求协同联动,促进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此外,黑龙江省还将设立专项补助资金,鼓励职业院校、开放大学等面向一线产业工人开设学历教育班和高级研修班,每年帮助不少于1000名产业工人接受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
下一篇:“五分钟消防救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