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A股上市银行阵营已连续三年半未有“添丁”,与正在候场的银行相比,IPO“后备役”的辅导表现也值得关注。7月23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目前处于上市辅导阶段的银行有15家,辅导时长从2年多到15年不等,汉口银行更是以15年的辅导时长成为其中的“资深选手”。从辅导报告中可见,有的银行仍在股权管理难题里打转,有的则卡在房产确权、租赁备案等问题中。面对银行A股IPO的长期断档,分析人士建议,对于长期处于上市辅导阶段的银行,应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推进整改工作;另一方面积极运用各种工具补充资本。
银行IPO“后备役”
近期,多家中小银行IPO辅导进展报告陆续披露。7月23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目前正处于上市辅导备案阶段的15家银行包括:北京农商银行、天津银行、江苏如皋农商行、江苏江南农商行、杭州联合农商行、温州银行、徽商银行、芜湖扬子农商行、福建海峡银行、汉口银行、桂林银行、甘肃银行、乌鲁木齐银行、宁波通商银行、成都农商行。
从时间线看,各银行辅导时长从2年多到15年不等。汉口银行早在2010年12月20日便启动辅导备案,15年间从推进股权清理、资产确权,到近年聚焦资本补充缓解充足率压力,始终以上市为长期目标锚点,成为这场资本长跑中的“资深选手”;而“新手玩家”桂林银行于2023年8月10日开启辅导备案之路,至今近2年。
桂林银行的上市筹备早有铺垫。据媒体报道,该行2015年曾尝试登陆新三板,后时任行长于志才表示“出于战略调整,待条件成熟后直接冲刺主板”,多年准备后才进入辅导阶段。
除此之外,天津银行、芜湖扬子农商行已长跑近10年。天津银行自2015年8月启动辅导备案,目前虽已完成股份清理确权、房产权属规范等基础工作,但部分上市所需的外部批复仍未落地,辅导机构正协助其按计划推进监管申报;芜湖扬子农商行则从2015年12月进入辅导阶段,最新一期报告显示,其第一大股东淮南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一度接近20%,超过了《中国银保监会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有关“单个境内非金融机构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10%”的规定限制,经过协商推进,目前正通过股权转让逐步降低持股比例,向监管要求靠拢。
多家银行也通过年报释放积极谋求上市的信号。江苏江南农商行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提出2025年度经营计划,将在年内达到上市基本条件,争取提交报会资料;乌鲁木齐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将“推动上市”列为2025年度重点工作,同步提出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提升盈利能力”确保符合上市财务指标要求,并继续推进股权确权工作,提高确权比例。
私人财富管理师武苏伟指出,中小银行长期IPO辅导反映出银行业三大结构性问题:历史包袱较重,早期粗放发展积累的治理缺陷需要时间消化;同质化竞争严重,部分银行缺乏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核心竞争力;资本补充渠道单一,过度依赖上市融资,更深层折射出银行业分化加剧,中小银行面临转型压力。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也认为,这既反映出银行业在资本补充途径上仍然比较单一,对上市融资的依赖仍然较高。同时,也揭示出部分中小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合规管理不足等问题,使得其在满足上市要求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哪些因素绊住了冲刺者
银行的上市之路从来不是坦途,股权、资产权属、公司治理及资本压力等问题,如同暗礁,考验着每一家冲刺者。
对于目前仍在筹备阶段的15家银行而言,股权规范成为多家银行备战IPO之路的一大考验。例如,江苏如皋农商行的股权代持争议悬而未决,1.09亿股代持股份的核实至今未获股东回应,同时该行股权被质押数量占比为15.15%,司法冻结占比为12%,辅导机构已督促发行人与相关股东沟通,预计申报前整体股权质押比例将降至合理水平;江苏江南农商行、徽商银行存在职工持股超标问题,部分职工持股超50万股,不符合监管规定,徽商银行正通过积极与股东协商,采用转让等方式将单一职工持股超标问题进行整改;芜湖扬子农商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标问题也正在推进解决。此外,福建海峡银行因中小股东较多导致股份确权比例仍有提升空间,乌鲁木齐银行因股权结构复杂需持续梳理确权。
武苏伟分析,股权结构问题(如代持、职工股清理)和资产确权瑕疵是中小银行上市的核心障碍,突破口在于建立股权溯源管理系统、联合地方政府解决历史遗留产权问题、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完善资产登记,且合规整改需要与业务转型同步推进。
资产权属瑕疵同样棘手,其中,温州银行存在自有房产土地存在权证缺失、用途与权证不符等情况,租赁房产则面临无备案、合同缺失等问题;桂林银行、甘肃银行也有类似历史遗留问题,少量自有房产土地未办证,部分租赁房产未完成备案,辅导机构正协助推进权属完善工作。
部分银行在公司治理与合规方面也存在短板,辅导机构在报告中提到,较之于上市公司内控管理水平,福建海峡银行的内控规范程度尚待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资本压力成为隐形制约。汉口银行2024年增资扩股后,仍因业务发展面临资本消耗压力,需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以满足上市要求。
王蓬博也强调,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银行的稳定运营和市场信任度,关键在于优化股权结构,确保股东权益清晰,以及加强资产管理,确保证照齐全,提高透明度与合规性。
银行IPO仍未破冰
与15家银行坚守上市辅导形成反差的是,当前IPO市场对银行上市的态度趋于谨慎。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银行板块已沉寂三年多,再无新成员加入。注册制深化背景下,监管要求趋严,部分银行选择陆续退场。
具体来看,今年6月,广东顺德农商行与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被深交所终止审核;2024年以来,亳州药都农商行、江苏海安农商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广州银行等相继退出;重庆三峡银行则早在全面注册制“平移”中出现“掉队”。银行上市“后备军”持续缩减。
这些银行对外多以“战略调整”为由,深层原因却与行业共性困境紧密相关。武苏伟表示,除银行自身问题外,IPO市场环境影响不容忽视。注册制深化背景下,监管更注重公司治理有效性而非形式合规,强化区域性银行服务本地经济的考核,突出差异化监管,鼓励小微金融、乡村振兴等特色经营。同时,银行业盈利承压期上市难度增大,投资者对银行股估值更趋理性。
面对复杂环境,银行该如何判断上市时机?武苏伟提出三大标准:一是要在完成重大风险处置后;二是要在区域经济复苏阶段;三是要在自身特色业务形成稳定利润增长点时。“银行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监管政策变化,评估自身的准备情况,选择在自身条件最佳且市场环境有利时提交上市申请。”王蓬博补充道。
对于长期处于上市辅导阶段的银行,业内建议应采取“两条腿走路”。武苏伟认为,一方面应继续推进IPO整改工作,保持进程不中断;另一方面积极运用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补充资本,探索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股权结构。对排队超10年的银行,可考虑引入地方国资进行混改。
王蓬博也表示,如果短期内难以克服上市障碍,应该考虑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其他方式补充资本,以增强竞争力,为未来的上市之路铺路,要关注最硬核的财务指标,同时还需强化公司治理和合规经营。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义力
下一篇:营收净利双降 振石股份再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