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时报)
想象一下,一个平时“看着挺健康”的人,上一秒还说说笑笑,下一秒却突然倒下,连一句“救命”都来不及喊……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心梗的残酷现实。更可怕的是,最新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心梗患者在发作前,竟然没有任何预警症状!
胸痛?气短?牙疼?头晕?通通没有。尤其是60岁以下的男性,更容易遭遇这种“突袭”。
健康时报资料图 曹子豪摄超半数心梗患者
发病前无症状
2025年7月,《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首次心梗患者(50.5%)在发病前无任何症状,比如胸痛、气短、疲劳、牙疼、胃痛、头晕等。
而且,60岁以下的男性在发病前没有症状会更多见。这说明,平时没有症状,不等于心脏很健康。①
虽说超一半心梗患者发病前没有任何症状,但82%的患者有发病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包括: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肥胖等
有些人甚至同时有2个或者以上危险因素。此外相对来说,男性整体的心梗风险更高,表现为男性发病年龄更小,更可能没有预警症状,提前就医的概率更少,采取预防性治疗的比例也更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健近日在其个人公号发文提醒:没有症状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存在危险因素或者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应该积极管理风险,别等身体“红灯”亮起才悔不当初。②
第一,看看自己有没有明确的危险因素。
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包括1型、2型和妊娠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心梗家族史和肥胖。如果有慢性疾病,是否按照医嘱服药,指标是否达标?
第二,问问自己有没有不良生活习惯。
包括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如果有,就要做计划慢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时报资料图夏天这些情况
会增加心梗风险
夏天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场景,可能会悄然增加心梗的风险。了解这些高风险场景,避免误入“雷区”,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对于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1. 天气太炎热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也受环境因素影响,在炎热的夏季,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因此回心血量减少,直接影响心肌供血。
其次,高温天气和其他极端天气的剧烈变化也可以诱发心血管疾病③。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外出。
2. 大汗吹空调
夏天有些人运动结束或者从户外踏入空调房时,常常满身大汗,只想着马上吹吹空调,解暑又舒服。这样吹空调除了可能诱发面瘫,还可能发生心梗等意外。
出汗较多时猛吹空调,温度突然下降让本身扩张的血管突然收缩,从而可能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健康时报资料图3. 口渴不喝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陶蓉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天气炎热出汗较多,需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避免血黏度增加、流速减慢,身体缺水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诱发心绞痛、心梗和脑卒中等④。
随时喝水,别等口渴了再喝。
4. 大口喝凉水
不要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的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而吃太多冷食也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消化④。因此,小口慢饮为宜。
5. 张大口喘气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汪芳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有些人在运动时喜欢大口喘气,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这样做比较危险。
很多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就是因为过度深呼吸诱发心脑血管收缩,最终导致心梗、脑出血和其他意外的发生。⑤
6. 爱洗冷水澡
天气炎热时,人容易流汗,此时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如果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出汗不畅、心悸、头痛等不适。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15分钟再用温水洗澡。
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史和心律失常人群,应该尽量避免在夏天洗冷水澡。
而剧烈运动后,血液循环处于活跃状态,如果马上洗澡会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夏季预防心梗
记住这几点
为了守护心脏健康,预防心梗的发生,掌握一些实用的防护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降低心梗的风险,帮助大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季。
1. 晨起一杯“温开水”
早晨起来身体处于缺水状态,血液黏稠度的高峰也在清晨到上午10点以前,这段时间容易形成血栓,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高。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些水,可降低血黏度,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④
2. 睡前两口“温开水”
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可在睡前抿两口水,缓解夜间的水分丢失,降低血黏度,从而减少血栓形成风险。④
健康时报资料图 任璇摄3. 冷饮浅尝“别贪多”
虽然夏季炎热,可以适量吃一些冷饮解暑,但不要毫无节制,尽量少吃点并且减慢进食冷饮的速度。
4. 每天坚持“快步走”
北京安贞医院原常务副院长周玉杰曾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都是很好的呵护心脏的运动,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快走,随时随地都能动起来。
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长期坚持身体就会出现质的改变。
5. 锻炼不适“别硬撑”
在很多人眼中,体育锻炼更像一种自我挑战,认为必须“苦练”。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锻炼时可能会出现某种不适,但绝不应该是疼痛等感觉。
假如运动中出现疼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应立即终止运动并及时就诊。⑤
6. 心平气和“少发火”
在夏季易燥热,人的情绪也易受波动,这会导致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变大,造成心肌缺血。③
最后,一旦出现胸痛(尤其压榨性、持续不缓解)、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疑似心梗症状,立即拨打120!争分夺秒,切勿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