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7月21日,晨光微露。广西南丹县六寨镇巴定社区一片片百亩连片的烟田,微微泛黄的烟叶随风微荡。烟田里、机耕路上、烤房旁随处可见烟农们采摘、运输、装卸、烘烤烟叶的忙碌身影。棒里屯烟农罗德刚说,自己今年种了91亩烟叶,近期突击采收烘烤,每天请有30个工人帮忙采烟和编烟,他和工人们选择早早开工,既是为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也是防止烈日灼伤烟叶,保住烟叶品质不受损。
巴定社区繁忙的场景只是南丹县烟叶烘烤的一个缩影。此刻,全县9个乡镇191个种烟村屯数万亩“黄金叶”迎来了决定品质与收成的采烤季。为做好生产服务保障,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烟技员队伍全程做好技术服务跟踪,深入烟区村屯开展技术培训,向烟农实践展示成熟烟叶采收、鲜烟分类标准化技术,引导合作社增强专业化服务组织能力,帮助种烟大户解决劳动用工需求,确保烘烤秩序平稳推进和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除了线下现场指导,南丹县4个烟站还组织烟技员、烟农、合作社等人员成立微信交流群,烟技员轮流值守24小时在线解答烟农疑惑,随时调度各片区烟夹、燃料等烘烤紧俏物资。合作社也根据种烟户需求,发布和对接劳动用工安排,为烟农提供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
图为河池烟草党员服务队在帮助烟农搬运烟叶。(卢昌友 摄)“半夜烘烤出问题,以前只能干着急。现在微信群里问一声,随后就有回应。”芒场镇者麻村鼓里屯烟农黎敬登对线上服务赞不绝口,他家离烟站将近二十公里,现在可以通过视频对接,烟技员隔空指导,比等人上门快多了。
“平时也在群里分享生产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月里镇化良村懂平屯烟农向兆成介绍,烟站建立的微信技术交流群,不仅能解燃眉之急,烟农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方式交流生产状况,分享心得,探讨常见问题,成为烟农手中的技术宝库。
图为烟农罗祖机夫妇对出炉后的烟叶进行分选整理。(吴国端 摄)根据烟区分布,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将南丹县烟区划分为7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属烟技员,负责管辖片区技术指导,开展烟田巡查,动态监测田间烟叶成熟度和病害发生情况,督促烟农严格按照技术要求采收成熟烟叶;持续做好烘烤期间田间烟株抹芽、植保等成熟期管理,保障田间烟叶以最好状态进入烘烤环节,烟农种植效益实现最大化。
“我们这里实行‘采烤分一体化’,采收烘烤都由合作社组织,不用那么操心。”大厂镇翁乐村烟农李必远介绍,翁乐村建有100座烤房集群的烘烤工场,配套建有分烟棚、装烟室等设施,功能齐全,烟站有烟技员在这里驻点,指导烘烤师调节烘烤工艺曲线,引导合作社开展采收、编杆、出炉分选等,专业化服务到位,烘烤环节比较轻松。
“最后一炉不停火,烘烤指导不停步。” 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科副科长韦玉梅说,“我们将组织烟叶队伍持续做好后期田间烟叶管理和烘烤期间技术指导,为促进烟叶提质增效、烟农增收夯实基础,让烟农能省心、省力地通过种烟实现致富,用实际行动推动烟区乡村振兴。”(覃文锋 卢昌友)
编辑:赵鼎
上一篇:郑鹏、徐鸿周,逃逸式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