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严打通过虚假执行异议之诉规避执行的行为
创始人
2025-07-23 18:54:55
0

7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执行异议之诉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强调依法惩治通过虚假执行异议之诉规避执行,从而实现逃废债务目的的行为。《解释》自2025年7月24日起施行。

新规:以执行异议之诉妨碍执行的,罚款、拘留或移送公安机关

执行异议之诉是针对法院强制执行中发生的财产争议提起的诉讼。最高法执行局负责人介绍,执行工作强调效率,为确保债权人的债权及时、全面实现,一般根据财产登记、占有情况采取查封措施,但是该财产实际上可能不属于被执行人可用来清偿债务的财产,继续执行将损害案外人实体权利。

“执行异议之诉旨在为真实权利人提供执行救济。现实中,个别被执行人试图‘钻制度的空子’,为了规避执行、拖延执行,与案外人恶意串通、提供虚假证据,捏造事实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此类情形应严厉打击,确保执行救济制度不被滥用。”最高法民一庭负责人表示。

对此,《解释》第二十一条明确:案外人与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之间恶意串通,通过伪造证据,或者单方捏造案件基本事实,以执行异议之诉妨碍依法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涉嫌刑事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案例:虚构借款用房屋“抵债”以规避执行,两人被刑事立案

当天,最高法发布涉财产权保护执行异议之诉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涉及虚构借款、房屋抵债关系提起虚假诉讼规避执行问题。

案情显示,某银行与常某等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人民法院判决常某偿还某银行借款100万元本息。进入执行程序后,人民法院于2021年12月27日查封被执行人常某名下一套房屋。案外人赵某以该房屋已经由常某“抵债”给他为由提出执行异议,要求排除案涉房屋的执行。

据介绍,“抵债”的基本情况是:赵某于查封前一天持82万元银行转账记录、借条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将常某起诉至法院,立案当天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并向人民法院申请出具民事调解书确认常某欠付赵某82万元本息。其后,双方签订《房屋抵顶协议》将案涉房屋用以抵偿调解书确认的债务。

执行法院入户调查时发现,被执行人常某及配偶仍在案涉房屋内居住,并由常某实际缴纳物业费、水电费。

因赵某与常某的案件存在诸多疑点,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二人的银行流水等材料,发现赵某与常某之间银行交易往来频繁,赵某主张借出82万元后的第3天,常某随即向赵某转回85万元。但双方在调解时向人民法院隐瞒了该循环转账的情况。另外,常某的银行卡在转账后、起诉前已通过挂失启用新卡号,但双方在伪造借条时忽略了该细节,将收款卡号写成当时并不存在的新卡号。

审理法院根据上述证据判决继续执行案涉房屋。此外,依法对相关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同时与检察机关会商,向公安机关移送该犯罪线索。常某、赵某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刑事案件目前处于审查起诉阶段。

新京报记者 行海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而美”法案:财政赤字增3.... (来源:上观新闻)本月初,特朗普政府强力推动的“大而美”法案在美国国会两院快速通过并签署成法。美国国...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今天从全国总工会举行的最新或2023(历届)两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工会界委员将代...
两会关于延长产假提案政策,最新...   晚上频繁起夜,白天按时上班,宝贝只能扔给老人或保姆照看……这是大部分职业女性产后面临的现状。市人...
银行也开始反内卷了?广东银行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金石杂谈)转...
全国两会关于人口老龄化提案,最...  而相比全国老龄化进程,东莞的老龄化速度还要更快一些。据统计,东莞市现有户籍人口约189万,60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