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这一未来城市建设目标,精准锚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又积极回应了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斐然,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生活环境的显著改善。然而,城市作为人口、经济活动的聚集区,其生态环境治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笔者认为,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还需持续发力。
持续巩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大气治理上,进一步优化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强化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机制,确保应急响应迅速、协作执法高效。比如,通过提前精准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污染影响。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面,借助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视等技术手段,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严密监管网络,保障水源地生态安全。另一方面,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减污与降碳紧密关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污染物排放与碳排放的双下降。
持续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城市的结构与功能,直接关乎居民生活品质与幸福感,推动城市结构优化与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在城市规划上,要兼具科学性与前瞻性,充分考量城市长远发展和居民实际需求,合理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同时,注重城市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保护,让城市在发展进程中留住独特记忆。在绿色转型方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还要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提高绿地面积与生物多样性水平,让城市充满绿意与生机。
持续汇凝城市绿色发展合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与政策要求,并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政策落地生效。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与排放。社会组织可凭借专业优势,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开展环保知识科普等方式,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与参与热情。公众则应从点滴做起,积极践行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理念,为城市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