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日子里,位于浦东泥城的闵联临港园区党组织喜获临港新片区颁发的“红色先锋”党组织、特色产业集群党群服务阵地、区域化党建“十佳工作品牌”等多项荣誉,这也是泥城镇园区党建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体现。
产业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泥城作为浦东新区引领区、临港新片区两区叠加优势,在镇域内部集聚了燎申智城、闵联临港园区、新科园、新侨园等一众园区,近年来,泥城镇通过打造“‘泥’我同心 产业向‘新’”园区党建品牌,实施“五心促五新”工作机制,着力强化红色同心园赋能产业向“新”力。
首先,精心规划,绘制园区产业发展新图景。泥城镇党委致力打造全新的前沿产业发展聚集的园区产业生态,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布局,域内共有汽车相关企业29家,还汇集了积塔半导体、新昇半导体等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16家。积极提升优势产业韧性,与特斯拉、上汽乘用车等头部企业合作深度,推动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在电池技术研发、智能驾驶系统、人工智能芯片、新型半导体存储器等关键领域,2025年1—5月全镇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产值121.2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6.17%。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1-5月完成产值89.01亿元。
其次,用心夯基,铸就园区产业发展新枢纽。泥城镇构建综合党委+园区党支部+产业链党组织+企业党支部“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以产业园区党组织为枢纽,通过单独建立、联合组建、区域共建等方式,实现园区党的工作全覆盖。聚焦产业发展,建立行业党支部和产业链党组织,先后成立了民办教育行业党支部、物流行业党支部,闵联临港园区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党委首要责任人,以“党建链”串起“上下游”,推动共同挖掘更多资源,激发更大活力。2025年,1—5月园区工业总产值259.82亿元,其中集成电路89.01亿元、新能源汽车121.27亿元、高端装备制造35.1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62.68亿元。
第三,全心服务,注入园区产业发展新动能。泥城镇党委深入实施园区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2025年上半年,走访企业130家次,协调解决38家企业实际诉求。扎实推进高新技术和重点产业企业培育工作,2024年全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6家,上海市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科创新锐企业”2家、智能工厂6家。园区党支部开展“党建+企业服务”专项行动,组建党员服务先锋岗,调研了解企业在政策申报、人才招聘、融资贷款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例如,闵联临港园区通过“企业服务直通车开放日”推动服务向园区延伸,镇党委、政府在新科园打造“泥城展厅”为片区内园区企业、商圈、公租房区域等多元主体提供政策宣传、法律援助、矛盾调解、医疗保健等服务。
第四,匠心育才,激发园区产业发展新活力。关心关爱园区员工人才,通过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家有所安,不断提升其成长感、归属感、幸福感。园区内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党委与上海海洋大学携手签订合作共建协议,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燎申智城党群服务阵地组织创业指导、政策申报等培训和讲座活动,累计培训人数达500余人次。园区内构筑了多层次人才住房供应体系,培育了集定制班线、停车、充电、低空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服务模式。临港服务公司党委形成了4大板块30大类目113项内容的服务图谱,为园区产业人才提供优质居住空间。云端路居民区党支部携手街事会成员单位,开展美食节、公益电影、童趣市集等系列活动。针对企业员工的“一老一小”,开展健康服务、爱心暑托小课堂,通过温馨服务解除员工后顾之忧。
第五,齐心共进,构筑园区产业发展新联盟。聚焦重装备产业区重点企业,泥城镇党委与中航商发等8家企业党组织建立党建联盟。成功举办“深化产学研,开启芯未来”临港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沙龙活动,与北大临港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高校的尖端技术研究优势、企业的产业技术优势以及园区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园区党组织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园区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例如,产业园区企业党员代表与泥城镇人大代表、镇招商中心代表共话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供需,着力打通产业链关键堵点、痛点。
泥城镇以园区党建为产业发展引擎,促进产业发展向“新”而行,经济增长韧性和活力充分显现,2025年园区预计新引进企业600家、实到外资2亿美元,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浦东新区泥城镇)
原标题:《泥城镇园区党建:打造红色“同心园” 提升产业向“新”力》
栏目主编:周文吉 文字编辑:李小佳 题图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来源:作者:刘献 宋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