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第八届聂耳音乐周昆明分会场系列活动“永远跟党走”第十一届青少年艺术实践展在昆明大观楼举行,此次活动为“永远跟党走”第十一届青少年艺术实践赛优秀节目展演。比赛于7月18日—20日进行,涵盖声乐、器乐、舞蹈、表演、朗诵、书画等项目,全省的近400名青少年儿童参加比赛。
“‘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除了青少年艺术实践赛、实践展,还有学党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传唱等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1届,今年首次被纳入聂耳音乐周的活动中,对实践展来说是一个提升,在展演节目中,我们也选取了和聂耳相关的一些节目。”云南省青少年音乐艺术协会党支部书记、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朝明介绍,作为聂耳故乡,昆明始终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通过举办青少年艺术实践赛、实践展等系列活动,为各民族青少年儿童充分展示艺术的独特风采和魅力提供良好的舞台,引领青少年儿童用文艺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由云南省委宣传部、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昆明市委宣传部、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云南省青少年音乐艺术协会、昆明市融媒体中心执行。
15个精选节目轮番上演
展演中,15个精选节目轮番上演,其中,既有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深情演绎,也有对经典红色旋律的现代诠释。表演者最小5岁,最大24岁,主持人也是3个小朋友。
多元艺术形式诠释家国情怀
歌曲《大红河》以云南少数民族民歌为基调,用悠扬的歌声勾勒出红河两岸“月亮追着太阳走”的壮美画卷,传递滇南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演唱者段丽芳是云南艺术学院声乐演唱民族方向研二的学生,也是这次展演中年龄最大的表演者。她表示,能够参加聂耳音乐周的活动很荣幸,自己很热爱音乐,聂耳的爱国精神和对音乐的执着、热爱让她感同身受。
葫芦丝演奏《映山红》将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重新演绎,演奏如泣如诉,再现苏区人民对红军的深切期盼。古筝独奏《十面埋伏》,以“扫弦”“轮指”等高超技巧,再现楚汉相争的恢宏场景。琵琶合奏《云宫迅音》以86版《西游记》经典配乐为蓝本,将天宫仙境与西游奇幻呈现在听众眼前,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童声童趣与环保理念的传递同样动人,朗诵《保护地球妈妈》以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呼吁环保,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歌曲《金色童年》用纯净的童声描绘出“碧海蓝天、太阳公公”的童年画卷,引发全场共鸣,现场会唱的小朋友忍不住跟着一起附和,唱了起来。在大观楼前朗诵《大观楼长联》,更是引人入胜,滇池烟波与历史厚重感在此刻有了更具象的体现。
青少年致敬聂耳精神
今年7岁半的孙雅馨以一首小提琴演奏《流浪者之歌》获得现场阵阵掌声。据她奶奶介绍,孙雅馨从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曾在香港参加国际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5岁时就破格进入云南省青少年交响乐团,成为当时乐团最小的成员。“她从小就喜欢小提琴,在这方面也有天赋,所以我们全家都支持她学。她在小红书上都有9000多的粉丝了,聂耳的很多曲子她也会。”奶奶自豪地说。“聂耳是伟大的音乐家,也是小提琴家,我要向他学习。”孙雅馨在旁边补充道。
“翠湖无疑就是他精神的策源地,是他寄托梦想的地方。拨开时代变化万千的风云,拨开时间的迷雾,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那一个自由的觉醒者,那一个光明的追求者和歌颂者,那一个吹响无产阶级号角的开拓者……如果翠湖是昆明的灵魂眼睛,那么聂耳是翠湖的心脏,也是昆明的心脏!”朗诵《翠湖里的聂耳》则以昆明地标翠湖为背景,追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创作足迹,将《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革命情怀娓娓道来。12岁的张裕淇小朋友声情并茂的朗诵,让现场的观众对聂耳的形象有了更加鲜活的认识。“我很喜欢聂耳,这篇作品介绍了聂耳是如何在翠湖寻找创作灵感的。我想让更多人通过我的朗诵了解聂耳。”
“我知道聂耳是很伟大的音乐家,也是我们昆明人,他在革命时期创作了很多鼓舞人心的作品,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他谱的曲。”安宁中学嵩华学校二年级学生龙姝羽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她的妈妈袁菁说,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每周都会在国旗下有一个专门的展示区,也会让有唱歌、朗诵、民乐演奏等特长的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展示,孩子是学校合唱团的主力,所以耳濡目染,也了解了很多红色文化。
来源:都市时报
文字:记者 刘巧红
图片:第八届聂耳音乐周组委会供图
编辑:张雨馨
审核: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