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西湖区于今年3月启动了“一表同享”改革试点,切实为基层减负,根治“数字形式主义”,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制度体系“一体支撑”。配套改革行稳致远,区政数局牵头出台《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推进“一表同享”改革工作方案》,系统管理办法同步拟定,为改革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平台操作培训已在区民政局率先落地,改革动能持续释放。
报表负担“一表瘦身”。聚焦基层填表之痛,大刀阔斧整合报表。党建、民政、应急等14个重点领域135张基层报表成功归集上线,实现“清单化管理、源头可追溯”。
数据资源“一仓汇聚”。打破信息孤岛,建成覆盖“人、房、企”及高频业务的基层数据仓。截至目前,平台已汇聚数据超60万条,其中居民数据46.72万条、企业数据10.31万条、高龄津贴等民生补贴数据逾2万条,为精准治理与服务筑牢了数字根基。
改革行至中流,西湖区已锚定更高目标:
全域覆盖强培训。面向全区所有区直单位、街道铺开平台操作培训,确保“人人会用、人人善用”,推动“一表同享”实现区域、领域全覆盖,让基层填表真正“可见、可查、可控”。
场景创新提效能。立足西湖实际,打造特色应用场景。区教体局“贫困学生资助管理”场景建设方案已启动意见征集,未来将有更多精准服务场景在平台上“开花结果”,助力基层服务提速增温。
数据治理促长效。围绕“人、房、企”核心要素,建立常态化数据更新维护机制,持续擦亮西湖区基层数据仓“金字招牌”,确保数据“鲜活可用”,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支撑。
西湖区“一表同享”改革,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是一次治理理念的深刻重塑。它正悄然改变基层工作生态——报表少了,效率高了;负担轻了,干劲足了。这场为基层“松绑”、向科技要效率的变革,必将为西湖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数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