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视觉中国图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全球半导体市场回暖,晶合集成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7月21日晚间,晶合集成(688249.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至53.2亿元,同比增长15.29%至20.97%;实现净利润2.6亿元至3.9亿元,同比增长39.04%至108.55%。
晶合集成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因行业景气度回升,产品销量增加,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带动收入和毛利提升。
产品热销背后,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体系建设,持续增加研发投入。2025年以来,晶合集成新获得专利授权218个,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7.84%。
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高位
公开资料显示,晶合集成成立于2015年5月,主要从事12英寸晶圆代工业务,是全球前十晶圆代工厂之一,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显示、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工业控制和物联网等领域。2023年5月,晶合集成正式登陆科创板。
上市当年,由于集成电路代工行业整体景气度较低,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44亿元,同比下降27.93%;实现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93.05%。
2024年以来,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回暖的背景下,晶合集成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提升和市场拓展,实现了业绩的显著反弹。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49亿元,同比增长27.69%;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151.78%;扣非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736.77%。
进入2025年,公司延续增长态势。根据晶合集成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至53.2亿元,同比增长15.29%至20.97%;实现净利润2.6亿元至3.9亿元,同比增长39.04%至108.55%。
对于业绩增长,晶合集成表示,报告期内随着行业景气度逐渐回升,公司产品销量增加,整体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水平,助益公司营业收入和产品毛利水平稳步提升。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晶合集成的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高位。2024年6月,公司产线负荷达110%,订单量超过现有产能。??
聚焦技术创新与产品多元化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晶合集成研发创新聚焦于工艺突破、产品多元化和技术储备。目前晶合集成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实现批量生产,55nm全流程堆栈式CIS芯片实现批量生产,28nmOLED显示驱动芯片及28nm逻辑芯片研发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可进入风险量产阶段。
技术持续突破背后,晶合集成持续加强研发创新,高度重视研发体系建设。2021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97亿元、8.57亿元、10.58亿元、12.84亿元,四年研发费用累计达35.96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3.38亿元,同比增长约15%。
2024年,晶合集成新增发明专利249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截至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003个。2025年以来晶合集成新获得专利授权218个,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7.84%。
晶合集成在2025年第二季度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5年研发计划一方面聚焦DDIC与CIS两大核心产品,推进CIS产品向中高阶应用迈进;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针对快速增长的汽车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以及AR/VR等新兴应用领域,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发,推动产品多元化应用,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公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战略客户的深度合作,持续扩大应用领域及开发高阶产品,加快推进OLED产品的量产和CIS等产品开发,逐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责编:ZB
上一篇:看好中国股票 韩国掀“买入热潮”
下一篇: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