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2025龙商大会现场。□文/摄 本报记者 刘晓云 张雪地
雪城潮涌迎盛会,协同共融创未来。7月19日,2025龙商大会在牡丹江市落幕。来自各地的龙商总会会员、异地黑龙江商会代表和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嘉宾代表等400余人齐聚牡丹江,共叙桑梓情谊、共谋发展大计、共话美好未来。
此次大会由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商务厅、省民政厅指导,黑龙江龙商总会主办,以“开放创新 协同共融——聚力牡丹江 共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聚焦科技创新、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等前沿议题,携手构建“资源共享、机遇共抓、未来共赴”的全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助力牡丹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龙江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大会期间,举行了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牡丹江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合作大会、“汇聚英才·创新共赢”圆桌对话、牡丹江市与龙商企业合作交流会、“HEI TALKS 青年说”以及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展等系列活动,搭建起政企沟通、学习交流、事业发展的平台。
此次大会精心设计了多元议程,打造了一场深度交融的思想盛宴。在“开放创新 协同共融”主题演讲环节,受邀的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江商学院大型企业治理实践教授、长江CEO联盟主席傅成玉,微博首席运营官、Hehson移动首席执行官王巍,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深圳格灵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董事长张华,51WORL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熠,Star VC创始人任泉,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璧丞等嘉宾,以经济发展前沿视角与丰富实践经验,分享前沿发展理念与模式,共探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产业、消费升级与文旅融合新路径;举行了“根植黑土 求质向新”主题对话,聚焦数字化与智能化驱动产业升级,对话中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戴迪、博发康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晓琳、伟兴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明伟、湖南安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飞豹、内蒙古时珍北药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泳茗等嘉宾,以全球视野链接资源、以创新思维开拓未来,探索双循环格局下东北振兴新机遇。
“打造林海雪鱼!”作为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任泉以镜泊湖鱼为例,提出“打造现象级可持续IP”的转型方向。“黑土地产品需突破传统食材定位,通过文化赋能实现价值跃升。”任泉说,“将冰雪文化、边疆风情与产品深度绑定,构建情感共鸣的品牌IP,其价值将远超产品本身。”
湖南安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飞豹也认为,黑土地上的产品不仅要有品质,更要有故事、有情感。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龙商总会会长、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就市场格局提出建议:“龙商要做内外循环的‘融通者’,既要深耕国内市场,有条件的企业更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打通双循环资源通道。”
博发康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晓琳,结合实践给出了建议。作为第一批出海的民企,“博发”在非洲国家找到了发展蓝海。“虽然这里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最初的电站建设到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如今“博发”还在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前我们在海外建设电厂,移交给业主后就退出那个国家,现在我们在那里继续做贸易,加强和行业的联系,不断拓展我们的行业版图。”陆晓琳分享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如何赋能黑土发展成为本次大会的热点话题。多位与会专家指出,AI技术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将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大模型正从‘通用通才’向‘垂域专家’演进。”深圳格灵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董事长张华建议,黑龙江应加大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垂直大模型研发力度,聚焦细分场景提供智能决策。他说,AI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精准识别和智能防控,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AI还可以帮助农民优化种植方案,实现精准农业,比如根据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给出最合适的灌溉和施肥建议,根据遥感卫星、气象等数据,指导收割、晾晒的时间。
“数字孪生”或许将引领黑龙江文旅、智造与智慧农业发展。51WORL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熠介绍,公司将在2030年完成地球5.1亿平方公里的数字孪生世界搭建,目前已经完成了建筑、道路、植被、水域、地形等要素的数字孪生。通过该平台,无论身在何处,人们可以通过简单对话,沉浸式感受牡丹江绝美的日出日落,通过飞鸟模式俯瞰这里的热门景点。该平台还能根据用户需求生成打卡攻略。另外,该平台还可以为农业领域的垂直大模型研究提供助力。“黑龙江农作物大部分是一年采摘一次,提供的数据少,而AI的本质则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李熠说,这一平台很好解决了这一痛点,在数字世界科研人员可以进行多样本高质量的数据训练,提升智能体的精确度,最终将智能体反作用于现实世界。
上一篇:光影跃动处 马蹄踏歌驰
下一篇:10家川企上榜